宋紅權個展:雲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6-29 14:50:50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時間:2017年6月24日—8月20日
展覽地點:北京前波畫廊

前波畫廊榮幸地宣佈《宋紅權:雲》于2017年6月24日在北京開幕,展覽將持續到2017年8月20日。宋紅權于1978年出生在河北農村,父親是當地著名的石雕匠,小時候他常常在地裏勞作,這些早年的生活經歷都對其藝術創作産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他主要以大理石等石材作為其藝術的表達方式,而大自然中的天然形態成為了其創作的靈感來源。他是中國少有的在學院系統外成熟的藝術家,這也恰恰闡釋了其創作中那份獨特的純凈。

展覽開幕

展覽開幕

宋紅權在2011年的作品《後石器時代》中用石材鑿刻出一組逼真的石雕工具,首次展現了其卓越的石雕技藝。宋紅權以此向石雕的歷史和這一手藝致敬,展示了他成為石雕匠後繼者的資質。雖然沒有完全摒棄這一創作理念,他于2013年在前波畫廊展出的另一重要系列作品《單位》由晶瑩剔透的漢白玉製成,但複製的並非人工製品,而是自然界中的形態,具體來説是他系統收集而來的各類種子。當這些種子,包括那些用肉眼幾乎看不到的,被放大幾十倍或幾百倍、並用大理石展示出來後,驚人地顯現出了與人體形態的相似之處。宋紅權並沒有接觸過20世紀的現代雕塑,但作品中卻不經意地顯示出他作為生物形態主義的實踐者,這也是20世紀現代雕塑的重要特點。

在《雲》的系列中,宋紅權從另一種自然元素——竹黃中尋找到靈感。竹黃一般生於衰敗或即將衰敗的竹林中的竹竿上,在印度的傳統醫學阿育吠陀和傳統中醫領域被廣泛運用,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昏迷及中風。宋紅權信奉中醫,每次從曲陽回北京的途中,他總會在河北安國市逗留,去逛當地的中藥市場和安國中藥文化博物館。


Seventeen-Dumplings-No.-1-十七個餃子


Stool-墩兒,-2015

小板凳-#7-15x31x17

雲-020-(帶展臺)

竹黃的形態比《單位》裏的種子更為複雜,對於宋紅權來説是一個新的挑戰。與《單位》系列中作品的獨立結構不同的是,竹黃的多變形態不僅像人體、動物、貝殼、胚胎等形態,同時也像雲。因此他將本系列作品以及展覽標題定為了《雲》。就像不斷變換的雲一般,隨著觀者走過這些作品,它們從不同的角度顯現出多種形態。與《雲》的系列雕塑截然不同的是,小展廳裏展出了宋紅權用花崗岩雕刻的中國傳統木製傢具,其中包括一張矮桌和幾個凳子,桌子上放了一盤用漢白玉打磨成型的餃子。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