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6-29 09:20:33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最新版塊“在場”呈現頂尖藝術家的精彩大型作品
公共項目拓展前沿攝影與當代藝術多種媒介的關係
全新作品首次亮相,面向亞太地區影像藏家
巡迴推廣活動自香港啟程,即日起前往亞洲七城
“影像上海”早鳥票正式發售:www.photofairs.org

展覽名稱: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 Shanghai)

展覽日期:2017年9月7日-10日

展覽地點:上海展覽中心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 Shanghai,2017年9月8日-10日,上海展覽中心),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影像平臺,即日起公佈了全新特展版塊“在場”(Staged )的展覽內容。“在場”由全球多位頂尖藝術家和多個頂級藝術機構聯合呈現,致力於拓展當代前沿攝影的邊界,策展將聚焦裝置、雕塑、錄影、行為、繪畫等當代藝術媒介對攝影藝術的重新詮釋。與此同時,“影像上海”已開啟亞洲七城巡迴預熱活動,面向亞太地區的藏家群體、藝術業界人士和重要影像藝術機構,覆蓋中國大陸地區、香港、台灣和日本。

特展版塊“在場”聚集了張洹(佩斯畫廊)、鳥頭(香格納畫廊)、Huang Sunpil(首爾攝影博物館)、何成瑤(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等國際知名藝術家,以及墨爾本當代攝影中心、巴黎歐洲攝影之家等國際頂級攝影機構。展覽作品將貫穿“影像上海”的整個現場,打破傳統博覽會展位的概念,攝影成為化腐朽為神奇的媒介,為參觀者提供不斷發現的獨特體驗。許多參展作品為第一次亮相國內,為亞太地區的攝影收藏家和愛好者提供了絕佳機會。

第四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將於9月7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預展,開放至9月10日。作為中國唯一專注于藝術影像的博覽會、大陸地區最為國際化的藝術博覽會,已步入第四年的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由世界攝影組織和保時捷聯合呈現。

特展版塊“在場”參展作品:

張洹:“2015家譜”

國內首展,根據行為藝術紀錄而成的九幀攝影,與藝術家文化血統息息相關的文字、姓名、故事在面孔上被書寫。張洹是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作品由佩斯畫廊(紐約、倫敦、北京、香港、首爾、帕羅奧圖、巴黎)提供。

“歡迎來到鳥頭的世界”

二人組合鳥頭擅長從上海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圖像,呈現在13米x3米的攝影裝置“歡迎來到鳥頭的世界”中,這件大型作品可被視作藝術家在變化迅疾的大都市中對當代城市經驗的思索。該作品由香格納畫廊(上海、北京、新加坡)提供。

“超凡脫俗”

南韓首爾攝影博物館(MOPS)和SUUM項目推出的展覽“超凡脫俗”,聚集了Wong Seoung-Won、Han Sungpil等南韓著名藝術家。展覽將審視攝影如何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將平常的事物轉化為非凡的藝術。

“日光浴”

澳洲年輕藝術家Sara Oscar將為博覽會因地制宜創作一件壁紙裝置,作品由澳大利亞攝影中心(雪梨)提供。“日光浴”是澳大利亞備受尊崇的攝影藝術家Max Dupain的經典圖像,Oscar的大尺幅壁紙拓展了攝影媒介的邊界,用數位拼貼和繪畫等手段對歷史文獻性圖像進行了解構和重建。

“行為與影像的間隙”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將攜藝術家何成瑤的作品為公眾帶來“行為與影像的間隙——一種收藏方法的討論”展覽。展覽意在探討行為藝術在場性與影像記錄之間的關係。行為藝術本身收藏方式多為影像收藏,如何看待影像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是值得被討論的。行為是個過程,攝影記錄的是瞬間。通過圖片回顧行為,就行成了一種間隙,這種間隙可能是行為意義的再生長。由此而衍發出系列的討論話題:攝影的歧義、觀者可想像的空間、解釋過程中的聚焦化等等。

“真實與其他地方”

Daniel Crooks、Joe Hamilton、Katrin Koenning、Sonia Leber、David Chesworth等藝術家的錄影作品, 由墨爾本當代攝影中心提供。每位藝術家都將在作品中探討攝影藝術之於真實的複雜關係。

“攝影服裝”

紐約實驗藝術家Oliver Herring將展出他在OCAT西安館駐留時創作的“攝影服裝”系列作品。“攝影服裝”是由藝術家設計的一組織物,每一件都印有在西安現場表演的志願者充滿活力的形象。在博覽會的關鍵時刻,模特會身著這些服裝,重新激活圖像,在身體、過程與作品的動與靜之中創造齣戲劇性的張力。“攝影服裝”由OCAT西安館和由上海Bank畫廊提供。

“蜜胺”

ME作為化學阻燃添加劑蜜胺的縮寫,在中國人的記憶裏,還有另一個名字——三聚氰胺,通過“毒奶粉”事件家喻戶曉。作為擁有化學博士研究經歷的藝術家張晉而言,如何站在藝術與科學之間,通過與科學家的合作重構一個關於“ME”的傳記,成為了實驗動因,最終將一個由現成品、工作臺、影像和裝置組成的亦真亦幻的“ME”的現場呈現出來,還原了“ME”的歷史,激活了更為真切的身體記憶。作品由麓湖·A4美術館提供。

“公主Y / 第五街”

巴黎歐洲攝影之家的攝影收藏超過2萬件作品,同時也有近十年的錄影藝術收藏曆史,此次帶來的法國藝術家Anne Deleporte的錄影作品“公主Y”,以及瑞士藝術家Peter Aerschmann的實驗錄影作品“第五街”,即是對移動影像新媒介的探索。

亞洲七城巡迴預熱活動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即日起開啟亞洲巡迴預熱活動,覆蓋中國大陸地區、香港、台灣和日本,相比往年的目的地相比,新增武漢、台北、東京等城市。活動面向亞太地區的藏家群體和藝術業界人士,與各地重要攝影藝術機構聯合,以晚宴等活動形式,深入各地區腹地,促進開放和自由的影像藝術收藏交流。
活動日程:
6月27日:香港,藏家Mina Park工作室Sook
6月28日:深圳,深圳e當代美術館
6月29日:武漢,剩餘藝術空間
6月30日:成都,麓湖·A4美術館
7月3日:北京,金杜藝術中心
7月4日:台北,Supper Club by Gastro Joy
7月5日:東京,花園飯店

關於2017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作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影像藝術平臺、中國大陸最為國際化的藝博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在過去幾年中,對亞洲藝術影像市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亦建立起關於藝術影像媒介最為權威和活躍的交流平臺。進入第四年之際,影像上海將保持開拓精神,聚焦國際前沿,以博物館品質提供諸多版塊的全新內容,為亞太藏家、觀眾和專業人士提供欣賞和發現影像藝術的最佳體驗。第四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由世界攝影組織和保時捷聯合呈現。步入第四年的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通過嚴格甄選和精心策展,已確認參加的畫廊分別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分佈在核心(Main) 和平臺(Platform)兩大版塊,前者匯集了專注于現當代攝影的國際頂尖畫廊,後者則是新興藝術家和國際畫廊的重要平臺,完整參展名單將於夏天公佈。從教科書級別的藝術大師,到活躍在國際攝影和移動影像前沿的藝術新星,逾百位各個年齡層次的優秀藝術家的力作將濟濟一堂。博覽會亦推出“在場”(Staged )、“洞見”(Insights )、“對話”(Conversations )、收藏家展覽等精彩特展和公共內容版塊。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