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身——吳凡個人作品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6-14 14:02:48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容身——吳凡個人作品展

藝術家:吳凡

策展人:劉禮賓

展覽日期:2017.06.18-07.01

開幕時間:2017.06.18 下午四時

展覽地點:798藝術區 前方藝術空間

如果不把陶器視為一個實體,而是泥片切割空間形成的封閉體、或者半封閉體,那麼對“泥片”的理解會有所不同。

如此一來,用泥製作陶器的過程,就變成了用泥條,最後變成泥片圍住“虛空”的過程。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一章中説:“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虛空”也就是老子所説的“無”了。

在這樣一種理解中,一旦對最後成品沒有實用要求,那麼泥片的獨立性就會被放大開來,藝術家創作過程就具有了相當大的自由度,可以把她的個人感知灌入其中。

在我看來,吳凡的作品可能凝聚了她三方面的認知與感受。

其一,是她對“物物相生”製作方法的沉迷。盤泥條類似中國畫的畫線條,筆筆相生。儘管在最後作品中看不到泥條的存在,但泥面的有機弧線明顯留存了她對線條走勢經營的過程。

其二,是她對“有機世界”的沉迷。這在很多女性藝術家身上都有所體現,比如奧基弗。不過後者用的是色彩和畫筆,吳凡用的是陶泥。

其三,通過拍攝裸體模特和陶器的組合照片,“身體”的曲線面體與陶器的曲線面體形成呼應關係。這裡面暗含著兩個層面的深意:一方面,作為容器的陶器和作為“皮囊”的身體,本來就有“容納”的相通性;另一方面,吳凡通過攝影作品的意象折射出人在現實社會的境遇。

女媧摶土造人,借用的是捏實體的方式,吳凡做陶器,是圍虛空的方法。女媧是上古仙人,她沒有身體的羈絆,可以隨時幻化成形。作為人類的吳凡和我們,卻不得不天天感知自己的身體的各種需求,讓物質和精神在我們身體內外交流。還要天天為它到處找尋“容身”之所,既是物質意義上的,也是精神層面的。 

——劉禮賓


吳凡工作照

吳凡 Fan Wu (Abigale)

1994年12月出生於北京 中國

Born in December,1994. Beijing, China

2014年9月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

Jun.2014    Graduated from The Fine Arts School Affiliated to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2014年9月——2015年12月就讀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插畫係

Sep.2014---Dec.2015 Bachelor of Fine Arts degree in School of Visual Arts Illustration Major

2016年9月至今就讀于羅德島藝術設計學院 陶瓷係

Sep.2016---Now Bachelor of Fine Arts degree in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Ceramics Major

 

Experiences: 參展:

2017年1月“2117+”90後藝術新力量作品展

Jan. 2017  “2117+” Exhibition

2017年3月羅德島藝術設計學院陶瓷專業三年展

Mar.2017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Ceramics Triennial

2017年1月歡樂春節高校聯盟藝術中國匯 紐約系列展

Jan.2017 Happy Chinese New Year “Fantastic Art China” New York   series events


展覽名稱:容身——吳凡個人作品展

藝術家:吳凡

策展人:劉禮賓

展覽日期:2017.06.18-07.01

開幕時間:2017.06.18 下午四時

展覽地點:798藝術區 前方藝術空間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