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道滘新藝術節 | 共建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5-16 08:12:41 | 文章來源:新藝術節組委會



Overall

總 覽


2016年秋季第一屆“道滘新藝術節”舉辦,諸多國內外當代和實驗藝術作品亮相於道滘這個富庶的嶺南小鎮,同期國內外媒體、藝術界人士聚集於此,道滘的藝術小鎮之路就此開啟。


人們普遍關心這個項目是否可以持續性地進行,在大家的關注與期待中,第二屆“道滘新藝術節”再次啟幕。同時聯動道滘夏季的美食節、旅遊節,啟動時間從原定的每年秋季改為端午節前後。“道滘新藝術節”發起人及藝術總監范明正將今年的新藝術節分為夏秋兩季進行。夏季項目分為:實驗舞劇、影像兩個單元;秋季項目為:“在地性”委約作品展,主要來自委約駐地創作項目,媒介語言也更為豐富。


此次新藝術節秋季項目注重“公共性”和“互動性”。會有大型戶外裝置以及影像作品長期陳列在道滘戶外的公共空間、自然景觀和多個改造後的具有歷史感的建築中;另外,會盡力做好面向大眾的作品解讀,拉近當代藝術與大眾的距離。



Exhibition Core Spirit

展覽主題


道滘新藝術節是一個由政府、企業、藝術界、民眾合力促成的當代藝術與道滘及周邊地區“文化共建”的實驗項目,是與傳統嶺南文化的交映與互補,借此構建一個有關當代藝術與經典文化、歷史建築與地理風貌、社會經濟與民俗風情之間的新的生態和秩序。


新藝術形式的引入、在地性元素的側重、歷史建築的再利用與保護、特定場域的委約創作等等都是本次藝術節的亮點部分,其中既有充滿實驗性的現代舞劇《三更雨願》與極富特色的道滘糧倉的融合與碰撞,也有利用兒童樂園拆除而創作的《樂園遷徙計劃》等。這種多方位、持續深入的全民“共建”是本屆藝術節的主題。


展覽結構

Image | 影像 | 生活的影子 | 2017年5月31日 | XI當代藝術中心

C陳曉雲   G郭熙   H胡偉  J季俊、蔣志、蔣竹韻  L李明  M馬秋莎  S宋拓  T陶輝  Z張遼源、朱昶全、朱熒熒


本次影像展的作品選擇,是基於“生活”這一主題展開,具體的生活只能從具體的每一個人身上呈現出來,它沒有經驗沒有規律,也沒有未來,它存在於進行之中。我們無法直接地留住它,只能對過去總結,對未來再進行想像。那麼這些影像作品也從不直指現實,而現實中我們所觀察的東西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真實。對於同一件事物,不同人都會有不同的視角,影像作品從誕生開始它就是一種由人臆造的視覺産品,藝術家對自己影像作品的影音的拼貼,篡改享有著上帝般的自由權利。藝術家肆意地在形象的世界中鍛造自己的影子,荒誕而矛盾的作品會讓很多人陷入邏輯的迷宮,但正是這些荒誕不羈的作品卻傳達著敏感個體的哀傷和疑惑。


Morden experimental dance | 實驗舞劇 | 三更雨·願 北京現代舞團 | 2017年5月31日 | 道滘糧倉


導演:高艷津子技術總監: 李鑫 燈光設計:  韓江、黃志高、李鑫 燈光執行: 李鑫 作曲: 文子服裝設計: 鐘佳妮 、阿寬造型: 賈雷舞者:王藝潾、朱鳳偉、李一朦、王星星、葛俊逸、陳梓豪


作為本次影像展的開幕演出,主辦方特邀北京現代舞團的經典項目《三更雨·願》在道滘糧倉演出,這是著名舞者高艷津子為2006年威尼斯雙年展委約創作的作品。屆時實驗藝術、東方經典和嶺南特色建築會有一次獨特而全新的演繹與碰撞。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生命過程的理解,尤其對“輪迴”和“萬物有靈”的觀念,使東方文化一直保持著一種神秘、隱逸和靜寂的獨特氣質。三更雨,是作者對“輪迴”的理解和表達。因為“願”未了,所以無法真正離開,“三更”是一個特殊的時刻,是夜與晝,黑與白,終與始的交替重合之時。一夜的雨,生命的五次輪迴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瞬間。作品試圖通過生活中最常見的,但在中國傳統文化裏有強烈象徵意義的“花、鳥、魚、蟲、草”來表現內心理想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希冀在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中尋找皮膚下的靈魂的真實。


Creation |  “在地性”委約作品 | XI當代藝術中心·道滘糧倉·濕地公園等


“在地性”是這個單元首要的要求,道滘、東莞乃至珠三角地區的人文地貌、民俗非遺、製造業元素等都可以作為創作的母體。


“公共性”也是藝術節注重的。主辦方開闢出特定場域來展示作品,既有戶外公共空間,如濕地公園、市民廣場,也有文創園區、鄉間曠野,另外像一些舊糧倉、舊學校、民居、廠房也會改造成散落在小鎮各地的“小型美術館”,使當代藝術深入到市井生活。


同時還強調“永久性”,“藝術小鎮”需要長久展示實實在在的作品,而不是短期展示後的運離。


目前項目藝術家和創作小組,正在商談當中。這是一個持續經久的項目,會通過幾屆藝術節的積累來改變、豐富當地的公共藝術景觀。


《東莞製造 . 太陽花之二》裝置  范明正&趙艷婷 2017


About 

關於

Founder 發起人  Artistic Director 藝術總監

Fan Mingzheng 范明正



首屆道滘新藝術節發起人、藝術家、教師。200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任教于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近來致力於東莞道滘“在地性”藝術項目的工作,2016年受聘為當信安喜文化産業集團首席藝術總監,東莞XI當代藝術中心館長。


藝術工作涉及教學、藝術創作、項目策劃與管理等領域,長期與趙艷婷共同創作,曾專注于繪畫領域並獲得廣泛關注,代表作品有“非典”系列、“咔嚓”系列和“童話”系列。近年來進入轉型期,涉及裝置、攝影等領域,創作《東莞製造.太陽花》、《八零計劃》等作品。


Curator 策展人 

Jiao Xueyan 焦雪雁

“拾萬空間”創辦人,“茶所”創辦人,活動策劃人。


Curator 策展人

Gao Yanjingzi  高艷津子



導演,北京現代舞團藝術總監、創團舞者。1995年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係現代舞專業,同年底加盟組建北京現代舞團。

高艷津子的藝術靈感不僅來源於她深厚的傳統舞與現代舞功底,同時也滲透著她的哲學觀。她的作品中總是散發出來自自然界神秘的能量,令人驚嘆的每一次旋轉,徹底打破“傳統”、“現代”、“東方/西方”的局限。她的舞蹈風格和作品不斷受到國際關注,被評級為“具有濃郁的東方色彩,且變化多端,舞臺呈現總是超越想像。”高艷津子多次受到德國、法國、義大利、南韓、新加坡、日本、英國、加拿大、比利時等國家的重要藝術節、藝術機構的邀請,進行創作及演出。


Location

坐標


Daojiao Town

道滘鎮



道滘是東莞“創業之路”的重要節點。東莞市將依託廣深高速、西部幹線等重要交通通道,建設橫向貫穿東部片區、松山湖(生態園)、中心城區和水鄉經濟區的“創業之路”。道滘處於水鄉經濟區核心區域,是“創業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將發揮明顯的區域創新聯動優勢,接受廣深輻射的領先優勢日益突出,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逐步顯現,成為對接自貿區和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先行鎮。


道滘是水鄉新興産業集聚區的重要板塊。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重點加強與廣州、深圳的對接,加快淘汰落後産能,整合産業發展空間,承接發展一批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新硬體、新能源等新興産業,建設新興産業集聚區。道滘是水鄉地區建設新興産業集聚區的重要板塊,著重發展以新材料、新裝備、新硬體、新能源、新醫藥、新業態為特色和優勢的“六新”産業,形成創新型特色支柱産業集群,建設産業創新集聚區、新材料專業鎮和協同創新的軍民融合發展創新區。


道滘是水鄉綜合創新中心。水鄉綜合創新中心(道滘)是全市創新産業集聚區,是“十三五”全市重點創新載體和創新平臺之一。道滘定位為水鄉綜合創新中心,將作為連接東莞中心組團與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的重要節點,聯動“松山湖自主創新區”、“環深創新資源融合發展帶”、“臨港現代産業創新帶”,全力打造輻射水鄉、對接廣深的區域性創新中心。



時間:2017.05.31-07.31

地點:道滘鎮

活動名稱

第二屆道滘新藝術節


活動主題

共建


主辦單位

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東莞市文化館

東莞市新興産業發展促進會

當信安喜文化産業集團


承辦單位

XI當代藝術中心

道滘鎮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東莞市匯藝畫喜西洋藝術有限公司

東莞市全民玩藝藝術有限公司

東莞市文道影視産業研究院


協辦及支援機構

東莞市作家協會、廣東道滘華科鼎城産業孵化有限公司、東莞市匯藝畫喜西洋藝術有限公司、東莞市全民玩藝藝術有限公司、東莞市美術家協會、東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東莞市攝影家協會、東莞市音樂家協會、東莞市舞蹈家協會、東莞市戲劇家協會、東莞市曲藝家協會、東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東莞市社會教育協會、東莞市藝術教育協會、東莞市半壁齋藝術工作室、拾萬空間、橋舍畫廊、北京公社、香格納畫廊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