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相的現象——劉永剛作品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5-03 22:06:1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線相的現象——劉永剛作品展”將於5月6日(星期六)下午14時在798藝術園區東街蔓空間開幕。同時,展覽將作為蔓空間藝術機構入駐798後的開館展呈現。本次展覽將圍繞劉永剛提出的“線相”概念,主要展出他在1999-2009年期間創作的《站立的文字》系列石雕作品,2017年的最新系列繪畫作品《愛擁》、《歸問》、《心相》、《離合》、《封存》和《蘋果》,以及09年創作的本次展覽同源系列《線相》等,涵蓋了劉永剛十餘年間創作的經典之作100余件。展覽將同期發行圖錄,完整收錄本次展覽的全部系列作品、藝術家手稿及相關文獻資料。

何謂“線相”?

“線”指的是一種精神,“相”指的是一種面貌。多年的藝術實踐,以及長期的海外留學經歷,促使劉永剛常常反思自己的文化歸屬,借西方文明的“他山之石”,使他愈發明確地發現了東方藝術的內在規律。通過梳理中國藝術史中出現的不同媒介的藝術語言特點,總結出來中華民族的藝術特色其實是“線相”的藝術——“線”,即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相”,則反映了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所特有的精神面貌—— 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態,明尚樸,清尚趣。

那麼反應我們這個時代的面貌是什麼呢?

我們曾一度被迫放棄自己的文化、藝術傳統,學習、追隨西方的工業技術、價值觀念以及藝術技法,而忽視了東方藝術語言的精髓——線。如今,中華民族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找回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冷靜思考文化本源,找尋思想根基,並表現屬於自己的藝術規律。眼下的這個時代是無法用因與果的聯繫來詮釋的,但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真摯的情感交付出去,讓藝術家的才華得到完全釋放,讓藝術的“線相”和精神的“尚立”回到本初,這才是這個時代的藝術家要去追求和完成的使命。

讓線相成為一種現象,是我們這個時代應當賦有的一種面貌。

開幕式:2017年5月6日星期六 14:00

研討會:2017年5月6日星期六 15.30

展覽時間:2017年5月6日—2016年6月11日

策 展 人: 范永忠

學術主持:楊衛

學術支援:邵大箴、水天中、劉曉純、賈方舟、陶咏白、殷雙喜、張夫也、榮劍

出品人:李青蔓

顧 問:高健智、呂忠麗

主辦單位:清華美院世界藝術史研究所

承辦單位:北京高蔓世紀文化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乾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將臺路798藝術園區東街蔓空間

開幕式:2017年5月6日星期六 14:00

研討會:2017年5月6日星期六 15.30

展覽時間:2017年5月6日—2016年6月11日

策 展 人: 范永忠

學術主持:楊衛

學術支援:邵大箴、水天中、劉曉純、賈方舟、陶咏白、殷雙喜、張夫也、榮劍

出品人:李青蔓

顧 問:高健智、呂忠麗

主辦單位:清華美院世界藝術史研究所

承辦單位:北京高蔓世紀文化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乾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將臺路798藝術園區東街蔓空間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