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時間 x 孔令昕:孔令昕個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4-18 14:51:17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單位時間 x 孔令昕:孔令昕個展

展覽時間:2017年4月21日至5月21日

開幕時間:2017年4月21日下午4點

展覽地點:藝術倉庫

時間是個看不見摸不到無法界定的“物質”。當我們站在某個時間點的時候,並不了解這個時間點的重要性,好比“當局者迷”。只有等這個時間點過去,回過頭來凝望它的時候,才會意識到逝去時間段的重要性。唐·王勃《滕王閣序》中言道:“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時光雖然已經逝去,珍惜將來的歲月,還為時不晚。


孔令昕,節_律 , 120cm×120cm , 紙本、鉛筆 , 2016

孔令昕,那件我不知道的事 , 100cm×100cm , 布面、鉛筆 , 2017

時間是一種尺度,在物理定義是標量,也可以算做單位名稱。借著時間,事件發生之先後可以按過去-現在-未來之序列得以確定(時間點),也可以衡量事 件持續的期間以及事件之間隔長短(時間段)。時間是除了空間三個維度以外的第四維度。時間做為單位名稱,使用鉛筆充當繪畫媒介,闡述永恒性的東方語境。ArtDepot藝術倉庫將於2017年4月21日呈現“單位時間x孔令昕”孔令昕個展。   時間與空間在測量上都不是絕對的,觀察者在不同的相對速度或不同時空結構的測量點,所測量到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孔令昕完成一幅作品的平均時間長達兩個月,畫畫成為一種像吃飯、睡覺一樣的日常行為,不像是創作,更像是耕作。與其説是在生命的某個時間段創作了這些作品,倒不如説是這些作品在時間的耕耘下,反哺了她。物質與時空並存,只要物質存在,時間便有意義。

時間只是一種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間和數可以讓人類對事件排先後順序及進行比較。換句話説,時間不過是人為便於思考宇宙,而對物質運動劃分,是一種人定規則。


孔令昕,反向行駛 , 50cm×180cm , 布面、鉛筆 , 2017


孔令昕,這邊_那邊 NO.1 , 120cm×120cm , 布面、鉛筆 , 2016

孔令昕的畫面留下了某個時間段“此時此刻”的印記,單位時間可以是秒分時,也可以是日月年。但是,最終留在畫面的是鉛筆重復覆蓋畫布的質感,運用最簡單的媒介,呈現出時間的永恒性,更具有一種普遍性和普遍精神。


孔令昕,折疊 NO.1 , 30cm×30cm , 布面、鉛筆 , 2016

從繪畫的性質來講,任何材質的畫都是可以不停深入的,尤其是鉛筆,繪畫的大關係不停的在調整。東方語境下的繪畫追求意境、意蘊、意會,而西方語境下追求的是客觀、物質、現象。孔令昕運用特殊的視角來呈現一個普遍存在,人人都擁有的單位“時間”,普遍到我們不易察覺它的流逝。從她的繪畫語言中更多的是看到在平面畫布上呈現出時間的“空間感”,東方語境的獨特體現。

——文/劉嬗


藝術家孔令昕

 

孔令昕

1986年 生於山西太原

2005——2009年 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係,學士學位

2011——2015年 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係,碩士學位

現生活工作于北京

個展

2017 單位時間×孔令昕 ——孔令昕個展,藝術倉庫,北京,中國

群展

2016 東京藝術博覽會,東京,日本旋構塔——青年藝術實驗場,時代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5 層層包裹,藝術倉庫,北京,中國中國千里之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傳承與使命,悅美術館,北京,中國強迫症,EGG畫廊,北京,中國研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2 聚光,水立方,北京,中國 “後青春的詩”青年藝術家群展,中央美術學院,北京,中國

2009 “千里之行—畢業生優秀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獲獎

2015 獲得“衣戀”藝術創作基金 優秀畢業創作獎學金《已經逝去的和尚未來臨的》獲中央美院研究生畢業展優秀作品獎,並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2013 獲得教育部頒發的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衣戀”藝術創作基金 優秀創作獎學金

2009 畢業作品《迷》獲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創作優秀作品二等獎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