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在-紙本的圖像探索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4-07 11:37:54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自由自在-紙本的圖像探索

Liberty:A celebration of the paper medium

一、展覽基本資訊

展覽時間:2017年4月09日-5月04日

開幕時間:2017年4月09日下午15:00

展覽地點:西安當代美術館

主辦單位:陜西文化産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西安當代美術館

協辦單位:陜西天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支援單位:陜西文化産權交易所、陜西書畫藝術品交易中心、陜西曼蒂置業有限公司、西安美術學院

媒體支援:雅昌藝術網、藝術中國、藝空聯盟、説畫、沙龍藝術網、悅U、騰訊大秦網、今日頭條、iMuseum、藝釐米、泛藝術、創意長安、米糖

二、參展藝術家

郭慶豐、胡祖豪、李紅軍、李才根、劉西潔、廖宗蓉、劉沛、劉益春、石祥宇、王欣、楊峰、楊晨、張原稼、周仲明、張秋實、古籍翻刻組合(按姓氏首字母順序排列)

展覽海報
 

紙本是藝術創作所運用的基本媒介之一,它承載了諸多藝術家概括藝術史的獨特方式。繪畫,在繪畫的動作之前已然開始,形與色不僅僅潛在於頭腦之中,同樣需要借助媒介來傳達思考的複雜性並且表達獨立的觀點,這既是視覺的構思,也同樣依託于手的實踐。2017年4月9日,由陜西文化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當代美術館主辦 “自由自在-紙本的圖像探索”展覽以實驗、版畫、水墨、造型等不同藝術領域作品詮釋展覽主旨和精髓。

 

古籍翻刻組合(豆凱妮)《鞋》2013年
胡祖豪 《2017-1系列 》紙本設色
 

紙張特有的材料屬性以及不同藝術家們自由的思維,賦予了各式各樣藝術實踐的豐富性。也正因於此,具象、抽象、以及形象的繪畫才具備了能夠從繁瑣的敘述以及墨守的成規中抽離出來的可能性,得以讓觀者更全面解讀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和思維觀念。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反而可以更清楚的閱讀藝術創作的軌跡,也正因為這種特有的形式和美學符號,更使得藝術本身增加了更多的趣味與個性。

 

李紅軍 《偏移的紙片之二》 紙
 
廖宗蓉《普京》紙、水彩
 

展覽中,我們呈現傳統藝術,展示線條、筆墨、造型、色彩以及光與影的聯繫,審慎的面對光線的能量根據形狀的順序而産生的節奏感,空間感。當然,我們也對嘗試超越具象的其他實踐表示讚賞,正是那些抽象的,或者説試圖擺脫圖解性與敘述性的創作,正拓展著藝術的維度,使得我們從更為多元的方面理解視覺、觸覺與材料的呼應,觀眾與作品之間的聯繫。此次展覽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下,我們將紙本的重要性獨立出來,以紙為名,使展覽能夠呈現出不同於藝術創作最終結果的樣貌,這樣的圖像探究有時甚至比完整的結果更生動,更有過程感也同樣更具有創造性。

 

劉沛《以夢為馬2》宣紙、馬克筆
 
王欣《two Javan tigers》 紙本綜合
 

“自由自在”並非無所顧忌,更不是簡單的要去發明或者複製某種形式,而是繪畫要將不可見的力量變得可見的種種嘗試,正如保羅•¬克利所説,“重要的並非是表現可以被看見的東西,而是要讓東西可以被看到”。

 

張秋實《疊山》宣紙、LED燈箱
 
張元稼《人體》紙本、水彩
 
周仲銘《鐵橋下的戀人2》木刻、紙本書、金屬
 

本次展覽邀請來自不同藝術領域的30余位藝術家,他們不僅在各自擅長的研究領域有所建樹,同時還保持著不斷探索,求變求新的創新狀態和良好習慣。在這一策劃過程中,得到他們的支援與肯定,展覽才有機會將屬於個人化、私密化的作品展示出來,打破外界對藝術深不可測的神秘猜測。作為藝術工作者,在展覽籌備過程中我們對其記錄、整理、形成文獻脈絡,以便幫助到研究者、藝術機構、藝術愛好者。正是在這種責任和意識下,關注中國藝術狀態和走向,是推動藝術發展、城市文化進步的必然的選擇。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