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藝術家:樊洲
策展人:賈廷峰
展覽時間:2017年03月19日—2017年04月19日
開幕酒會:2017年03月19日(星期日)下午三點三十分
展覽地點:太和藝術空間
藝術家:樊洲
策展人:賈廷峰
展覽時間:2017年03月19日—2017年04月19日
開幕酒會:2017年03月19日(星期日)下午三點三十分
展覽地點:太和藝術空間
無止境與界限之間
文/莉廸亞(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1992年,畫家樊洲歸隱終南山。終南山位於橫穿中國的秦嶺,秦嶺連接著西周的古都西安,而西安則是樊洲的家鄉。在山中的工作室,樊洲作畫、隱修,引自然之氣、入創作之靈。2001年起,樊洲在離工作室不遠處另辟一地陳設作品,建立了個人博物館。置身於陰陽律動的天地之中,樊洲不再滿足於遵循先輩的格律,以筆墨線性入山水象形,但也正因此不能無視前人的畫法,更不可捨棄水墨的實踐。自西元八世紀開始,水墨的發展已展示出一點——思想的衍變與技術的精通協同一致。樊洲從其師石魯、康師堯、葉訪樵等人身上繼承了這一傳統。天地廣袤,如無垠的畫室,各造型創造層出不窮。如道家指示的那樣,樊洲以身體驗這一世界,又根據佛家禪宗的智慧,追逐自然種種短暫的形態,不斷更新無窮無盡的畫作記錄。
至此,可以開始內心的旅途了。樊洲必須找尋一個能夠承載其創作界限的空間,即宣紙尺寸的界限。他選用的尺寸通常相當可觀,然而在徐徐展開的卷軸上,宇宙的面目更像是無窮盡的。樊洲不再使用表示山川、雲霧、瀑布、波紋、流水、勁松、雪峰等主要的圖像符號,而是在他觀察過後,將所有這些現實世界的片段通過他的手和手中的畫筆轉化為強烈的象徵,以其獨特的極具個性化的表達方式。他的個人筆觸令人過目不忘, 極具個人風格。如環、如網、似細篩、如虛點,樊洲的筆法與其説是敘事化或描述性,不如説是聯想式或啟示性。宣紙是一塊領土,在那裏裸露著全部。樊洲在筆法探索中不斷挖掘風景的形態與自然統治的結構,筆下的線如此洋洋灑灑流淌出萬般姿態,平原與山林,峰頂和峭壁,激流拍岸、風過疏竹。以一個本能地再現周圍環境空間的姿勢,他將精神空間變調處理了,並將它和宇宙的本源連接起來。
繪畫是一處回憶之所,每一處都表達著宇宙的全部。畫的生命受水墨的駕馭,就像水墨受毛筆和手腕的駕馭一樣,畫面的實質性內容不可避免地將觀者導向對圖像的正確理解。運動中身體的張力具備了內在的表達,而這種內在性與凝視觀察緊密聯繫在一起。因此,一股暗喻氣息吹動了形態與符號,現實存在與解讀此現實的方式構成了藝術語言的關鍵,而圖像世界的藝術語言正是自我表達的最直接的方式。
猶如從鏡中噴涌而出,在水墨的流動中, 或在墨汁的厚度中, 那些凹凸錯落的字符與蜿蜒盤旋的線條釋放出一層始終隱藏在空間的眩暈當中的現實感,陷在謎一般的網格裏。線和點構成了經緯,構成了世界呼吸時的絲絲脈動。樊洲的果敢改變了所有約定俗成的形式。依照繪畫中描繪輪廓與褶皺的技藝,線條的交織再現了山川之間的節奏。留白展示出的光線暗示著象徵性的風景隱喻,正如空白處展現出藝術家以體感領會宇宙時的一呼一吸。
這些黑白的“樂譜”暗喻著即興創作, 然而它們並非偶然産生。線條隨其自然的形狀而行走著,流淌著, 隨心所欲般,曲折的、靈動的、似受流水侵蝕的,以書法的韻律,這一傳承了幾千年的而又備受藝術家和哲學家爭議的藝術。為抵達感性世界,而進行對自我身份的終極探索中,情感超越了理性。
寂靜突然被古琴聲打斷了。琴聲如同在測量著時間。這是一份詩意的生存證明,在宇宙中辨認自我,與太極中將個體的能量化為宇宙能量如出一轍。遵循著道學神秘的教旨,日復一日的實踐與體驗,而臻至於至上至大的和諧。
戰栗著、凝視著,樊洲的作品屬於當下的時代精神。他的繪畫從未割斷與古老傳統藝術的相承,並在自發而又真實的自由中絢爛綻放,同時體驗著人類存在與宇宙存在的自然界限。
部分展覽作品
山高雲淡 245x125cm 紙本水墨 2016年
山遠韻長245x125cm 紙本水墨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