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青年實驗項目系列展-多重光暈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3-20 11:16:33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時間:2017年1月20日-2017年4月20日

開幕時間:2017年3月9日

展覽地點:XI當代藝術中心

藝術總監: 范明正.趙艷婷

策展人: 梁浩

策展助理:楊洋、王位

參展藝術家(按字母順序排列)

安德生、蔡澤濱、Carl Hazlewood(美國)、Carlos Aires(西班牙)、遲群、瑃燕、Daniel Horowi (美國)、郭子、黃立言、李海光、李天琦、李智馨、梁浩、孟思特、Miriam Simun(美國)、 任瀚、宋佳益、孫小康、王戈、王天然、吳非、曾志傑、張永基、張雲峰

主辦單位: XI當代藝術中心,東莞市全民玩藝藝術有限公司、當信安喜文化産業有限公司

展覽現場

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的實踐立場並不相同,如果簡單的闡述藝術家是通過作品去輸出觀念,或者通過觀念來創作作品,這樣也許並不全然符合,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或許是站立在更多元複雜的素材之中,周而復返使得作品具有了“多重光暈”的空間,在此“多重光暈”並不單指自然科學現象成面所描述的光暈的效果 ,而是更大範圍的指向作品在表達以及探討其意義上所呈現的多維性,以及擴展性。

展覽現場

此次在廣東東莞道滘鎮XI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展覽“多重光暈”,探討在不同立場創作作品中所隱現的空間、時間、物質以及他們所描摹的日常生態的虛影,從而展開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多樣性思考,那麼觀眾除了了解藝術作品的本身意義,如何構建本身與作品的關係呢?或者説觀眾在思考作品本身的價值觀時,那一刻這種關係才剛開始被展開,同時在某種程度上藝術家在完成創作的那一刻,也同時成為自身作品觀眾的一部分。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多重光暈”以展覽的形式探討藝術家在不同立場創作作品中所隱現的空間、時間、物質,以及他們所描摹的日常生態的虛影,同時也呈現給觀眾來探討存在的多重解釋以及擴展可能,正如觀念藝術家 Michael Craig-Martin把一杯水描述為橡樹的同時,你將如何思考, 這大概也是我們為什麼做這一個展覽來呈現並討論“多重光暈”這一主題,也許正如剛開始所講到,“開始僅在結束之後才得以慢慢顯現”。

展覽現場

策展人梁浩在回憶策展初衷時這樣寫到:”一九八九年,他與妻子前往東邊旅行的時候,他在汽車的后座上方懸挂了七十二根油性筆與一塊純白的平板,他想利用這趟旅途記錄被消耗的時間與産生的感知時差,當旅途抵達四分之一時,七十二根油性筆在純白的平板上構建出了一塊繁複,無序的線條,這僅是在過去的三個小時,他妻子顯然也激動地加入了這一行動,併為此添加了二十根油性筆,當他們到達終點的時候,純白的平板變成了一塊近乎于馬列維奇的黑色塊繪畫, 後來他們把這件作品命名為“開始僅在結束之後才得以慢慢顯現”。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4月20日。

嘉賓合照:左起依次:XI當代藝術中心館長范明正,東莞優秀企業家,藝術家趙能智,

東莞文聯主席周漢標,道滘文廣中心主任葉建波,當信安喜文化産業集團公司總裁陳長春

左起依次:策展人梁浩,藝術愛好者,參展藝術家張永基

王天然作品 《尚未佔用的》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