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換形:在地性的現場生成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6-10-11 17:00:45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名稱:“多維之境”公共藝術節第一單元展:移步換形——在地性的現場生成

學術主持:焦興濤

策展人:崔付利

參展藝術家:陳鋮、戴術、葛平偉、胡柯、黃家琦、蔣騰燾、劉佳、孫康、唐勇、王卓、王韋、張翔

主辦方:重慶•熙街

承辦方:23ART

展覽時間:2016年10月15日——2017年7月1日

開幕時間:2016年10月15日15:30

展覽地點:重慶市沙坪壩區虎溪大學城熙街1期(羅中立美術館對面)

展覽名稱:“多維之境”公共藝術節第一單元展:移步換形——在地性的現場生成

學術主持:焦興濤

策展人:崔付利

參展藝術家:陳鋮、戴術、葛平偉、胡柯、黃家琦、蔣騰燾、劉佳、孫康、唐勇、王卓、王韋、張翔

主辦方:重慶•熙街

承辦方:23ART

展覽時間:2016年10月15日——2017年7月1日

開幕時間:2016年10月15日15:30

展覽地點:重慶市沙坪壩區虎溪大學城熙街1期(羅中立美術館對面)

 

多維之境:在地性的現場生成

隨著當代藝術自身的發展,以及受多元文化和現代科技的影響,中國當代藝術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開放性。各種不同形式和觀念的作品、展覽層出不窮,藝術和生活的隔閡似乎已經徹底瓦解,但一切旋即又消解在碎片化的日常中。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雖然當代藝術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發展狀態,但恰恰也是一個瓶頸期。當代藝術已經無需顧慮身份的“合法化”問題,藝術家的個人身份也不再是一種現實,展覽體制也不是一種限制,當代藝術似乎成為一項懸而未決的任務。“多維之境”公共藝術節就是基於這種現實語境中展開的,我們不僅要呈現出當代藝術自身的合理性,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展覽提出問題。

“多維”原本是一個物理學、幾何學領域中的概念詞語,在此次展覽中,我們希望能夠呈現出當代藝術實踐的多維度、多樣性的創作現狀。此次藝術節一共分為三個單元:移步換形、虛擬現實和身體文本。“移步換形”主要以青年藝術家的雕塑、裝置作品為主,而且作品基本都是藝術家根據現場環境來提交作品方案並實施。“虛擬現實”是以新技術、影像作品、聲光表演為主的跨界現場,從而與空間、觀者真正發生一種互動關係,而“身體文本”則是以行為藝術為主導的綜合現場或劇場。雖然藝術節的三個單元分期進行,但三個單元我們共同關注的是一種“在地性的現場生成”,藝術實踐的多元化、互動性、差異性必須和現場發生實際性的關聯。此次展覽所在地——熙街坐落于重慶虎溪大學城,被重慶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師範大學三所高校圍繞。商業、流行、精英等多元文化的雜糅,使得熙街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聚集體,它本身就是一個複雜、多樣的多元文化現場,或者説是另外一種“境”。

“境”不僅僅關乎熙街的現場環境,和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相同,它與歷史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現實緊密相連的。此次藝術節在呈現多元化、開放性以及藝術實踐的學術性的時代語境的同時,希望能多地能直面面對當代藝術發展的現實困境,或者説藝術節在熙街生成的特殊語境。前文提到,熙街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自身特殊的文化現場性,它在物理層面上的公共空間性為藝術節提供了基礎,但熙街複雜、多元的文化空間才真正是藝術節本身存在的主要因素。“多維之境”就是希望通過圖像、聲音、雕塑、裝置等多種媒介的作品,通過藝術家對環境和日常的剖析和重構,去建構一個多元的、開放的文化現場。再者,四川美術學院就坐落于熙街對面,這為我們藝術節提供了豐富的藝術家和作品資源,但對於藝術家和策展人而言同樣是一種壓力和挑戰,因為這需要在兩者截然不同的體制和文化中有所保留和改變。

此次展覽之所以命名為公共藝術節,主要在作品形式、藝術家身份、呈現效果力爭多元化,力爭實現媒介的轉換和跨界呈現。媒介轉換傳達的是一種媒介觀念的思維狀態,同樣也是藝術家方法意識的轉換體現。材料和媒介的真實意義一直在藝術的再現樣式中被掩蓋著,材料與媒介一直被視為表現對象的手段。但媒介材料不僅是藝術載體,而且本身就是藝術。不同媒介材料與創作者的使用是基於怎樣的選擇,媒介本體探索與文化觀念反思之間關係更是隱藏在材料本身之下。經驗理性、日常經驗與觀念表達在媒介轉換中成為不可或缺並相互影響的因素,抑或媒介轉換更強調的是媒介材料本身的潛在藝術表現力,藝術家則重視其藝術表現可能與材料原有的生活意象之間的關聯。

跨界呈現其目的並不僅僅止于戲謔和調侃本身。在當代藝術,或更準確地説,在後現代藝術中,它們更進一步地改變了藝術作品的形態,企圖以消滅藝術與生活的邊界來造成現代主義美學和藝術的失語。譬如裝置藝術、過程藝術、行為藝術、偶發藝術等方式的邏輯起點是對博物館等藝術體制和現代藝術審美自足的反叛,它的起源緊密聯繫著對極端化博物館和收藏制度的反抗,企圖以一種多樣化、日常化、綜合性的方式來實現對現代藝術的自我更新與超越。當然,這種突破依然是一種“內部的革命”,所謂當代的藝術形態,正是在這樣的邏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終由一種反抗轉變為共識性結果。

此次公共藝術節之所以將“移步換形”作為首個單元呈現,因為裝置與雕塑領域的實踐是整個中國當代藝術實踐的縮影。近年來中國當代雕塑發生的重要變化,當代雕塑經歷了從重視形式語言表達到材料探索,從“雕塑作為雕塑”的本體論轉向跨越邊界、多元發展的過程,當代雕塑在形態和邊界上不斷被拓寬,當代雕塑也呈現出一種跨學科的發展趨勢,甚至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建築藝術等形態也可以納入到當代雕塑的意義範疇中。總體而言,雕塑和裝置領域的藝術實踐所體現出的自主性正在不斷被強化,儘管體現在作品形式、觀念、立場上都會有極大的差異性,但這恰恰是當代藝術多維語境的一種最好體現,因為一旦一種方法形成一種主流,意味著當代雕塑很難從中再去挖掘新的意義和可能性。

梅洛–龐蒂寫道:“必須使看到的人在他所看的世界中不是一個異鄉人”。若是我們相信處於世界之外,那是一種錯覺,能感覺到我們是世界的一部分則是相當重要的。主體/客體二元論中所産生的距離會産生一種差距,它不僅會導致我們片面的看待現實,同樣也會影響我們自己。所以,藝術節強調的“在地性的現場生成”就是要消除這種距離,不要把我們安放在這種二元的關係裏。而觀眾感覺沉浸在現場中的經驗也不是和現場分開的,它透過身體的記憶或者一些間接的途徑喚起感官體驗。當代藝術與公共空間發生著越來越緊密的關係,它迫使觀眾超脫于對作品的簡單的意義接受的被迫理解狀態,而進入了主動參與的多無的理解。可以説,藝術越來越轉向關注藝術與觀眾與社會的對話和交流,這也是公共藝術節的立足點和魅力所在。

文/ 崔付利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