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的向陽花—能源動態藝術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6-07-18 13:09:3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藝術家:亞歷山大•唐(法)Alexandre Dang

主辦單位:太陽能團結國際協會(法) Solar Solidarity International 西安當代美術館 Xi’an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開幕時間:2016年7月19日 下午14:00 19/7July 2016 pm14:00

展覽時間:2016年7月19日-12月31日 19/7 July—31/12 December2016

展覽地點:西安市雁塔區雁南一路九號曼蒂廣場二層北區西安當代美術館

 

亞歷山大唐,畢業于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和法國巴黎國立路橋大學(École nationale des pontset chaussées),是一位用藝術語言積極思考並參與社會發展的藝術家。身兼工程師、藝術家並具有科學背景的他深信,人類有必要提高環保科技和重視可持續發展。在過去的十年裏,他的作品主要推崇可持續發展以及可再生能源,並且利用可再生能源創作具有動能的藝術作品。他建立了太陽能團結國際協會(非盈利性組織),旨在提高人們對可再生能源潛力的意識,並支援太陽能電氣化在發展中國家學校的應用。事實上,太陽向地球提供的能量是人類所需能量的一萬倍,但仍然有13億人沒有用上電。解決這一問題的迫切需要是推動亞歷山大唐藝術承諾的動力,體現于他結合了科學的方法,對環境和人文的關注。

 

展覽現場

 

他的動力學裝置藝術品“舞動的太陽能花”體現了他對現代可持續發展議題的介入,並已經在全球不同城市參與展出,比如:2015年新加坡國家博物館,2014年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2011年和2012年新加坡美術館(SAM) ,2009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館 (Palais des Beaux-Arts(Bozar) of Brussels), 2010年上海世博會歐洲館和比利時館,以及2012年南韓麗水世界博覽會比利時館等等。他同時也創作大型永久性戶外公共裝置藝術“風花”,現已成為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epi) 以及比利時BEP那慕爾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心的公共藏品。

“舞動的太陽能花”已經成為了亞歷山大唐的一個藝術家標誌性作品。它們巡迴了世界各地:美國,中國,新加坡,台灣,南韓,俄羅斯,墨西哥,巴西,黎巴嫩,摩洛哥,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德國,義大利,丹麥,波蘭,匈牙利,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和羅馬尼亞等等。

 

展覽現場
 

“舞動的太陽能花”已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比利時館和歐洲館亮相,在比利時BOZAR美術館, 新加坡藝術博物館,台北當代藝術館,莫斯科中央藝術館,比利時列日Sart –Tilman戶外博物館,聯合氣候變化國際展覽(2008年波茲南,2009年哥本哈根,2010年坎昆),布魯塞爾皇室拉肯溫室,布魯塞爾皇家宮殿,比利時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布魯塞爾,盧森堡,斯特拉斯堡),歐盟理事會(布魯塞爾)等等。

“舞動的太陽能花”被博物館收入藏品:新加坡藝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海科技館,2010年世界博覽會比利時館(青島),2012年世界博覽會博物館(南韓麗水市), 紐約約翰傑伊法學院, 愛沙尼亞塔林Kadriorg 公園,匈牙利布達佩斯Millenaris公園,美洲博物館(邁阿密),蒙斯自然歷史博物館(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當代藝術博物館,小格式博物館(維魯萬瓦爾比利時)等等。

 

同期活動(一)

主題活動 舞動的向陽花-能源動態藝術體驗

活動時間 2016年7月19日 下午14:00-16:00

主講嘉賓 Alexandre Dang(法)亞歷山大·唐

招募人數:20人(活動免費)

招募年齡範圍:4-10歲

法國藝術家亞歷山大·唐先生的太陽能作品通常放置在公共空間,著重體現可持續能源與技術的結合與運用,本次活動意在通過手工、裁剪、拼貼、繪圖、能源體製作等一系列課程,讓大眾親身體驗能源的廣泛運用和生活普及,作品日常化了大眾對於新能源的接受力,使它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為城市生活中獨立的一環。

 

同期活動(二)

主題講座 藝術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

講座時間 2016年7月19日 下午19:00-20:30

主講嘉賓 Alexandre Dang(法)亞歷山大·唐

招募人數:40人(活動免費)

招募年齡範圍:不限

本次講座以展覽為切入點,依據太陽能能源在人類生存環境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和應用,並且與人類存在密切關係作為背景資料,例舉科技、能源、環保、生態等眾多科學項目,通過展覽藝術家的視角和主觀創造性,探討在不影響人類生存的情況下如何保護環境和自然?將藝術與生態建立聯繫,意圖以實踐的轉化提供可建成效給予大眾,意在探索和開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新生活模式。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