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杭法基水墨消解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5-11-17 15:02:58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15年11月21日-12月1日

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3號館1層

開幕時間:2015年11月22日,下午4:30

學術主持:賈方舟

策 展 人:杭春曉

2015年11月22日,“一個人”杭法基水墨消解展將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杭法基先生是最早涉足水墨實驗性研究的藝術家之一,對於抽象水墨的實驗性有30年探索經驗,2010年底開始轉向“消解”系列作品的創作,此次展覽將展出該系列作品,是杭法基近5年來對實驗水墨探索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其在探索中對實驗水墨的發生方式進行重新定義的轉折,藝術家將以一種全新的風貌將最新的藝術探索呈現出來。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杭春曉先生策展,賈方舟先生擔綱學術主持,展覽將從11月21日持續到12月1日。

消解:“摧毀”之後“重建”

杭法基説:“繪畫總是筆墨色彩一點一點往紙上添的加法,而自己搞的類似行為觀念的“消解”與“蠶食”,文本資料的裱托拼撕則是由大到小到無,是相反的減法”。“消解”系列作品的整個創作過程,是美學意義上的“重構”過程,是將各種文本資料“摧毀”之後“重建”的過程。無論是日記,還是票據、報紙、畫冊,都可以成為構成作品的元素,過程中藝術家採用傳統的拼撕和托裱技術將文本資料“重構”,最終回歸到視覺審美的範疇,以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

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分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對社會與歷史文獻文本資料蒐集後的消解,包括老報紙、老黃歷、舊畫冊、超市小票等。後一部分,是對一位已謝世的老志願軍戰士陳健一生日記的消解,不僅僅是對這位已故老人的追思,同時也是對一個時代的反思。杭法基以一種不同於以往抽象水墨創作的新鮮但卻值得反思的方式進行“解構”,最終呈現出來的“痕跡”和東方“韻味”在某種程度上又是抽象水墨作品中某種意念的傳承,體現了“重構”的價值。

此外,展覽中還會呈現兩件裝置作品,分別是“生命樹”和“消解的立方體”。“生命樹”由陳健老人數本日記搓成繩帶半捆綁而成,象徵著人一生都在嚮往掙脫捆綁與束縛的自由;“消解的立方體”是有64個亞克力小立方組成的四層高大立方,每個小立方裏有一件陳健老人的日記外殼。

“消解”的過程是“動禪”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杭法基就開始了對抽象水墨的實驗探索,至今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經歷了包括像“掙扎”、“宇宙”、“書象”、“魔方”等在內多種藝術風格的創作。2010年底,杭法基毅然決定轉向“消解”系列作品的創作,逐漸淡化與解脫“水墨”作為一個創作形式的“捆綁”,使自己進入一個更加自由的摸索和拓展的空間,藝術家認為這是其思想觀念上的變化與某種機緣促使的結果,是其為掙脫傳統意義上形式主義的束縛所做的努力。

“‘消解’最重要的是行為過程中的狀態”,杭法基在多年的實踐中得出的經驗。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長時間的重復同一個動作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然而藝術家卻認為人的“心智”一旦踏入某種沉浸其中的良性迴圈狀態,就等於進入一種“禪境”,“消解”的行為過程是一種無言的“動禪”,如老衲打坐,古井不波。同時又“消解”了人的心浮氣躁,漸入一種至誠至靜至恒的佳境。通過對藝術形式追求的淡化,杭法基在“消解”的過程中得到了另外一種自由和愉悅,並盡可能的將東方思想融入到這一過程中,儘管在表現形式上不盡相同,但卻始終未違背藝術家探索抽象水墨和多元藝術表達的本心。

部分參展作品:


 


陳健早期思想彙報自傳草稿的消解 綜合材料 60×60cm 2014

前期消解作品選之四 綜合材料 238×364cm 2011-2015

一生:一位老志願軍戰士日記的消解 綜合材料 117×117cm 2013-2015

作者自己畫冊的消解之三 綜合材料 60×60cm 2013


生命樹 綜合材料 高:268cm 寬:143cm 2015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