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白蛇傳》的古本與今相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5-08-12 16:08:47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化生——《白蛇傳》的古本與今相

展覽時間:2015年8月18日——9月9日(週一閉館)

開幕時間:2015年8月18日 16:30

總 策 劃:范迪安 孫旭光

指導單位: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

主辦單位: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央美術學院

承辦單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系列活動組委會、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

學術支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傳統技藝研究教學指導委員會、國際遺産學學會、中央美術學院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協辦單位: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中華傳統技藝》編輯部、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北京德美藝嘉文化産業有限公司

展覽地點:文化部恭王府 中華傳統技藝精品館

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指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和中央美術學院聯合主辦、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和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孫旭光擔任總策劃的“化生:《白蛇傳》的古本與今相”展覽即將於2015年8月18日在恭王府啟幕。

此次展覽是恭王府管理中心和中央美術學院合作主辦的首個展覽項目,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系列活動“中華傳統技藝精品展”中首個圍繞“當代藝術介入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進行研究與實踐的主題展覽,通過展、演、研相互結合、互相推動的形式進行成果展示與探索實踐,以期深化推動中國本土文化和傳統遺産的研究、傳承和當代發展,作為在恭王府第一次跨界協作舉辦的實驗藝術重要成果展,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開創性意義。


藝術家鄔建安


汪天穩(攝影:劉小楊)

展覽題為“化生”,旨在通過140多件陜西東路皮影戲曲《白蛇傳》的影偶珍品和青年藝術家鄔建安的當代藝術作品《<白蛇傳>新解》的同臺展示,形成《白蛇傳》“古本”與“今相”間的多重關聯,展開中國本土文化傳統與當代視覺藝術的“超時空”對話;文獻版塊以圖文混編的形式回顧鄔建安與非遺傳承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汪天穩及其弟子在十年合作中對傳統皮影的製作工藝、美學樣式和傳播方式等方面所産生的改變與促進性影響,與作品互為參照,一方面,梳理中國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在思想觀念和樣式語言方面深厚的根脈關係,另一方面,呈現在當代藝術創造性思維與美學樣式的“轉化”之下,古代文化遺産所煥發出的新的時代“生機”,三大版塊內容相互呼應,建構起此次展覽在當代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兩個維度的多重意義。

一方面,在全球化和資訊化態勢日趨明顯、多元文化交融激蕩的今天,如何在豐富的平台資源面前尋找與建立當代視覺文化體系,從自身的社會現實和本土文化傳統中找到藝術創作的發力點,將個人的藝術理想同時代的文化需求建立內在關聯,是在實踐和理論層面都具有突出意義的重要課題。在鄔建安的作品中,可以明顯得看到中西方神話、歷史和傳統哲學觀念的影響,但他從沒有停留在對傳統的緬懷和瞻仰上,而是以近乎“追問”的方式尋找其中蘊藏的智慧與內在規律,發掘其與個體精神世界和當代社會的聯繫,並將它們“化生”成特徵鮮明、內涵豐富的當代藝術作品。他認為,“豐富的本土傳統文化遺産一方面可以提供較為成熟的‘差異性’表達,這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中可以被看作對西方‘創新’訴求和價值意義的回應。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勢必在國際文化交流中期待自身話語的表達,這種文化身份的確認時常依託于傳統文化遺産,經過形式和觀念的轉化彰顯本質和精髓,作為社會走向未來的價值參照”。


《白蛇傳新解·青魚案》之三“化雙臂,現人魚相” 鄔建安 紙本鐳射鏤刻 手工著色 浸蠟 棉線縫綴于裱布背紙 195x245cm 2015年


《白蛇傳新解·青魚案》之四“手足俱全,得道近仙”(局部) 鄔建安 紙本鐳射鏤刻 手工著色 浸蠟 棉線縫綴于裱布背紙 195x245cm 2015年


鄔建安《白蛇傳新解》之一(設計圖)

    在《<白蛇傳>新解》中,鄔建安用7幅由186種、無數個各具身份和名稱的小形象組構的大型作品對《白蛇傳》的經典故事進行重新解讀和“神話再造”,這些形象在每幅作品間穿梭交疊,以“同質而異構”的方式組成七幅各自完整的藝術形象,在方式上與經典文本的內在結構形成對應關係,在內容上為原本的情節和人物拓展出解讀上的多種可能,是對傳統文化進行廣泛涉獵、深入研究和總結體悟後,從“觀念性”層面對本土傳統的“化生”;同時,他結合線描和皮影的造型方法,讓傳統的藝術樣式與西方造型語言和當代藝術的美學形式交匯融合,將皮影這項在當代社會中瀕臨絕跡的民間傳統轉換為視覺創造的重要資源,這一點,是從“形態性”層面入手進行的“化生”實驗。


清代陜西東路皮影影偶《蓮葉船》(姜國慶藏)

    另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生産性保護作為我國非遺保護舉措中的一項重要措施,近年來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與支援,但非遺傳承人的傳承意識、綜合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普遍有限,生産性保護類項目的當代發展模式與協作路徑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提高。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化生”展覽的舉辦無疑十分具有探索性意義。展覽籌備過程中,藝術家和策劃團隊在西安同朝皮影傳承技藝研究院的協助下,多次赴陜西地區徵集各機構和個人的相關皮影收藏;傳承人運用傳統工藝和與鄔建安共同創研的替代性方法對影偶進行修復和再造,使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存和延續,傳統技藝獲得了傳承和提高;通過多番考察調研,鄔建安和汪天穩共同匯集、整編塵封、散落的圖譜舊稿,並通過視覺化的方式組織影偶呈現故事的原貌,讓碎片化和瀕臨失傳的傳統人文經典重新復興,促進傳承人保護意識和傳承能力的提高;當代藝術創作從內容和形式上對“古本”進行演繹和再創造,在傳承人熟悉的領域供給當代的創造性觀念、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參考,幫助傳承人開闊自主創新的思路和方式;通過展覽的方式開展合作項目、研發衍生産品,使得現代工藝和設計生産的理念進入遺産領域,進一步擴大了文化遺産的受眾群體,促進其固有功能屬性的拓展和轉變。傳承與創新並重,以創新推動傳承,在這個意義上,“化生”展覽既從觀念、方法和路徑方面圍繞“當代藝術介入非遺生産性保護”這一課題進行成果展示,更作為機制和模式層面的實驗與實踐,為各非遺門類生産性保護的發展提示了一種的可能。


2015年5月 汪天穩指導弟子為“化生”展覽刻製皮影作品(攝影:劉小楊)


陜西東路皮影《白蛇傳》影偶珍品“開箱亮相”(張瑋藏,攝影:劉小楊)

    據悉,開幕當天,恭王府“福文化”的標誌性所在之一——多福軒庭院將迎來展覽開幕雅集及陜西東路皮影戲《白蛇傳》的首場演出。展覽期間,多場次的皮影戲演出、傳統技藝展演、學術研討會等文化教育活動也將相繼舉辦,打造多項內容有機結合的文化活動,促進當代藝術與傳統技藝的雙贏共生。


    藝術家簡介:

鄔建安

1980年生於北京,祖籍上海金山。 2002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獲學士學位。 2005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

近年來,曾參加《共再生——第四屆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福岡亞洲美術館,日本,2009年)、《山水意園——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展》(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美國,2011年)、《大道之行: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展》(卡塞爾,德國,2012年)、《首屆CAFAM未來展: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2012年)、《多重宇宙:民生二十一世紀美術館開館展》(民生二十一世紀美術館,上海,2014年)、《卡羅琳與雷內收藏展》(波士頓美術館,美國,2015年)等藝術展覽項目,在北京、上海、紐約等地舉辦多次個人展覽,作品為國內外多所美術館和基金會收藏。


資料圖片:鄔建安個展《七層殼》 在紐約前波畫廊舉辦 2011年


資料圖片:鄔建安作品《刑天舞》 2011年“山水意園——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展”在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舉辦


資料圖片:鄔建安作品《九重天》在“第四屆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現場照片 2009年

傳承人簡介:

汪天穩

1950年生人,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陜西東路皮影的代表人物。

1962年成為中國著名皮影雕刻大師李佔文的關門弟子,學習皮影雕刻技術。1980年代,隨李佔文為人民大會堂陜西廳設計完成大型皮影屏風《文成公主進藏》,為日本國立民俗博物館設計、刻製《孫悟空大鬧天宮》全套皮影作品,受到廣泛讚譽和嘉獎。1990年代,為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和上海美術館等整理、鑒定館藏明、清時代皮影數千件。

從藝50多年來,致力於陜西東路皮影的研究與發展,嫺熟于制皮、雕鏤、敷色、安裝等傳統皮影製作技藝,尤其擅長推皮運刀技法的運用與革新。在皮影製作之外,精於古圖譜的整理與複製、老皮影的鑒定與修復,對陜西皮影的歷史淵源、傳承流變、風格特點乃至行規風俗均有研究,是我國皮影雕刻工藝唯一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



清代陜西東路皮影影偶《白蛇架》(姜國慶藏)和汪天穩工作室新制《白素貞》影偶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