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窺望—— 四川當代油畫人物作品邀請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5-07-13 15:03:47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參展畫家:黃振國、張國忠、劉嘉偉、胡俊滌、林泉、丁紅衛、歐斌、唐劍輝、李小強

策 展 人:劉恒興

學術主持:吳永強

開幕時間:2015年7月5日(星期日) 下午2:30

展覽期間:2015.07. 05--2015.07.26

展覽地點: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880號三樓大為美術館(貝斯汀酒店北、天府創新中心南)

在油畫發展史上,人一直是最主要的表現對象。可是近年來,隨著寫生的復興,風景畫似乎搶先一步,在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匯成巨流,浩浩湯湯。這時,大為美術館推出黃振國、張國忠、劉嘉偉、胡峻滌、林泉、丁紅衛、歐濱、唐劍輝、李小強九位油畫家的人物作品,讓我們得到一個提醒,知道中國油畫的人物表現力依然不衰。

今天展出的這九位畫家的作品既有肖像,又有情境性畫面;既有單人形象,又有群體形象;既有寫實描繪,又有意象表現;既有主題較為明確的作品,又有模糊主題、淡化情節的作品,就主題性而言,例如,劉嘉偉的作品以遼遠的空間和移動的背影,賦予了宗教情感以莊嚴的表現;歐濱的作品以沉酣的表情和淋漓的畫面,渲染了信仰者的虔誠;丁紅衛的作品以閨中情景,構成了民國生活的圖畫;黃振國的作品遊走域外,流連故國,一邊寫照市井,一邊鉤沉史跡;張國忠有時用群體形象,將民俗場景組織為視覺的合唱,有時用單人形象彈撥小調,抒發心中的幽情。再拿表現女性人物來説,丁紅衛之描繪女性,是為了回望前朝,表達懷舊之思;胡峻滌之描繪女性,則似乎想要用女性身體的敘事,去燭照人性的執拗;而到了李小強的筆下,女性形象儘管未曾放棄具象的輪廓,卻正在朝著畫面的一個構成元素變化而去;林泉和唐劍輝之描繪女性,則乾脆是為了攔截時間,傳達他們對模特兒的直接印象。可是,無論畫中人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因為集中於人的描繪,今天的展覽便無異於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望紅塵,反觀人生。在這些作品面前,我們感到,畫中的形像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熟悉來源於對生活的體驗,陌生來源於藝術的靈感——在熟悉與陌生之間,藝術家提煉了生活,建構了意義,捕捉了人類的情態,傳導了眾生的悲喜。

通過提煉生活和釋放靈感,今天的九位藝術家在其各自的作品中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才情與個性,但是他們的共同性卻並不因此被掩蓋,這就是對繪畫本體的關注。看了現場的作品,我深感,對這些藝術家來説,“畫什麼”固然是重要的,但“怎麼畫”顯得更加重要。這就是説,他們力圖讓繪畫回歸繪畫,並願意為增進其回歸價值而發揮才情。他們傾力於繪畫性的釋放,這也許正是他們能夠結伴走向這個展覽的原因所在。在繪畫處理上,他們的作品雖然細可鞭辟入裏,粗能逸筆草草,但皆不失整體上的靈動、大氣和簡潔。在他們的筆下,有的作品用厚堆法裸露出緻密的色層和雕塑般的質感,有的作品以輕靈的用筆暢快地書寫,但無論採取哪種方法,物性都被上升為一種審美價值,雖然同時也仍然服從於描繪和表現的需要。伴隨著對繪畫性的追尋,這些畫家分享了另一個觀念,那就是回到本土文化,向中國傳統藝術索取靈感。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明顯感到一種東方情結,剪不斷,理還亂。即使是厚實的色層,也掩抑不住水墨般的靈動;顏料、筆觸甚至綜合材料,在這裡統統放棄了固體的執拗,讓人覺得正在向畫面深處溶解,柔情似水,透脫如雲。書寫的筆法、動蕩的虛實、空間背景與人物形象瀰漫的統一,粗細、剛柔與疾徐的起承轉合和相剋相生,有如人類與天地萬物異聲同唱。畫面中傳統元素的運用,又往往與表現主義的擴張性以及畫面本能的秩序感結合起來,生發出意象,聽任畫家從心物交接中獲取真實,再用這種真實感來探照人生,追蹤塵緣。以至於當我們離開這裡,回到生活現場,陡然發現,紅塵世界原來別樣洞天。

將“先鋒”或“前衛”奉為藝術準則的人們,也許會對這裡的作品感到失望。不過,如果藝術創作只以“先鋒”或“前衛”為目的,藝術世界就未免太單調乏味!藝術需要“先鋒”或“前衛”,是因為人類經驗需要新的表達方式。但藝術家不是發明家,新的表達方式並不必然地創造出動人的藝術。要是我們回到常識,記得藝術無所謂新與舊,而只有好與壞,那麼,我們就不會失掉欣賞好藝術的機會。今天,我們正好趕上了這個機會。

吳永強

展覽作品

胡峻滌 失落園 1999年
黃振國 齊白石傳奇
李小強 人像寫生之二 2015年
林泉 閱讀四 2010年
劉嘉偉 滄桑之13 2013年
歐濱 阿爸 2009年
唐劍輝 白衣女子 2014年
張國忠 溫暖的陽光 1999年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