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地平線——高名潞的70年代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5-06-01 11:58:38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15/06/16——2015/07/20

展覽地點:林大藝術中心

藝 術 家:高名潞

“孤寂的地平線——高名潞的70年代”藝術作品展將於2015年6月16日在北京798藝術區林大藝術中心舉辦。

高名潞現為匹茲堡大學教授,他是中國當代重要的美術史家和美術批評家、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新潮美術運動的重要組織者和精神領袖。與中國當代很多同行一樣,他也並不是一開始就專門從事藝術研究,而是一名藝術家。這不但與個人的經歷有關,而且與中國的社會歷史與學科發展密不可分。

高名潞是共和國同齡人,出生於中國天津。他在那裏成長,並經歷文化大革命。在這個席捲全國的政治運動中,剛剛初中畢業16歲的高名潞響應毛澤東主席的號召,到國家最偏遠的內蒙古“上山下鄉”,勞動鍛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那裏,高名潞的主要工作是放牧,但在閒暇時間,他重新拾起童年的興趣,開始用畫筆記錄內蒙古的風景、自己的生活和周圍的朋友。不久,因為藝術特長,他考上了烏蒙師範學校,在哪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留下了大量的風景和人物作品。20世紀80年代以後,伴隨中國的改革開放和高等院校的恢復招生,高名潞進入到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碩士研究生。

在整個70年代,高名潞創作了數百件水彩、素描和油畫作品。這些作品不但是個人興趣和審美理想的載體,更是他整整十年生命的證據。數量巨大的作品構築了一個典型的意象——孤寂的地平線,這不但是廣闊無邊、人煙稀少的內蒙古草原的縮影,更是高名潞在這一段經歷中被強化的性格。沉默、堅韌、不抱怨、不放棄,永遠朝著前方和希望。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説明瞭他由一位帶有明顯蘇聯風格的藝術家轉向前衛藝術批評家的部分理由,並折射出中國社會及其文化的發展歷程。為此,本次展覽以時間、題材為基本線索,通過“少年心氣”、“草原歲月”、“烏盟風景”、“師生友人”、“都市印象”、“長征路上”、“走向’85”七個部分近100件作品,以及這個時期高名潞的部分藝術筆記、藝術史寫作手稿和圖像文獻,為觀眾呈現這段不尋常的歷史和特殊的精神狀態。

展覽作品

巴根圖夏營盤 油畫 8×19CM 1973年
從莫高窟去榆林窟的路上寫生 油畫13.8cm×19.5cm 1983年
黃浦江 紙上油畫 22.5×31.5CM 1977年
隴西的賣糧集市 速寫本速寫 1979年9月18日
岷縣街頭小販 速寫本速寫 1979年9月19日
牧民 炭精條 27.5×39.5CM 1976年8月10日
若爾蓋藏民的家 紙上油畫 19cm×26cm 1977年
若爾蓋草原藏族少女 油畫 39cm×27cm 1977年
若爾蓋醫院 油畫 82cm×58.5cm 1977年
土默特青年 紙上素描 27.5×39.5CM 1979年3月28日
萬縣三峽 紙上油畫 26×37CM 1977年
烏蘭察布的家 紙上水彩 19×26CM 1974年
烏盟師範黃旗海分校宿舍 紙上油畫 14cm×19.5cm 1974年
自畫像 紙上素描炭筆 27×39.5CM 1977年6月8日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