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鄭知淵個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5-05-29 22:35:33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策 展 人:姜緯

展覽日期:2015年6月13日——7月26日

開幕時間:週六,6月13日下午3:00到晚上5:00

上海—C14畫廊榮幸推出“上海地理” 展覽,呈現藝術家鄭知淵的最新系列藝術作品。開幕酒會于2015年6月13日(星期六)下午3:00到5:00在C14畫廊舉辦,藝術家鄭知淵和策展人姜緯蒞臨。

當代社會是一個視覺導向的社會,這在景觀話語中尤為明顯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一種根植于主客對立本體論和透視的觀念逐漸被建構起來 在這種觀察模式中觀察者是一個從被觀察的世界中分離出來的點並與世界保持某種控制、描述、再現的關係這意味著分離和旁觀也意味著表現和認同對這一觀念的深刻反思實上是過去數十年來西方文化地理學的重要而且全新的任務而城市形態學則研究建築的形式、佈局以及它們同交通、建築材料、土地類型和自然資源的關係通過城市形態中的空間可視分析方法進一步探討這些關係對人的深刻影響我們應該在這樣的背景下閱讀和理解鄭知淵的作品因為他這些作品本身就具備了文化地理學和城市形態學的視覺基礎。

近十年來鄭知淵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他力求從紛繁龐雜的城市景觀裏提煉純粹的感受以審慎的檢視來回應這些場景並引發觀眾的凝視與思考這是非常個人化的攝影實踐在開放的、充沛的結構裏沒有充足的理由可把任何東西從照片中剔除出去照片就像舞臺場面有利於營造恰當的視角以便更好地述説作者內在的感受讓觀眾不只是關注拍攝主題也留意主題究竟以怎樣的攝影類型或方式來呈現對我們而言,這幾乎是不可多得的視覺體驗。

就中國攝影而言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視野理解城市植根于城市經驗的複雜的想像力還遠未得到充分發展。長期以來農耕文化形成了一整套表述城市的話語模式這裡充斥著各種假定、幻象充斥著對城市文化的拒斥性指認城市文化對於農耕文化來説是一種異文化來自農耕文化的城市觀察多為拒斥性指認的産物是一種想像地理學 這樣的觀察方式把城市看作是異文化 並構造了一整套説明城市的形象、觀念、風俗話語這些話語都是修辭性的具有農耕文化的意識形態性質在這種話語中城市大都被描述為輕義重利、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無意義的、缺乏意志和精神的漂移之地。

在普遍的、現有的攝影創作中圖像多是主觀意圖的載體往往在預設的邏輯中構建圖像的意義結構並形成閱讀過程中的思想導向在這一模式中視覺通常只是表達的工具是意義的傳達者我們時常會發現視覺閱讀被意義解讀所壓制建立圖像意義結構的基礎是預設某種目的與結果假設存在著一種可被揭示的意義價值然後將這種價值“覆蓋”攝影從構思到實施的全過程這樣的模式甚至可以在不為我們察覺的情況下被習以為常地運用。

而這恰恰是鄭知淵自我警惕的地方他嘗試著一種“視覺自覺” 的圖像處理方式他者化的社會性,或意識形態的話語被盡可能消退他希望分離對視覺自身存在産生干擾的“話語遮蔽使照片本身成為直觀的內容。

鄭知淵拍攝上海的照片看似雜亂,然而並非肆意的、無控的掃射而是克制地從拍攝對象中擺脫出來。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與拍攝對象毫無關聯呈現為一種無目的的衝動後者仿佛從對象的捆綁中游離出來但同時與對象發生關聯。應該説這種處理是一種“平衡”其結果是:拍攝行為與拍攝對象不再是支配、從屬的結構,同時也不是割裂、無關的結構。

毫無疑問鄭知淵的探索和追求在當下的中國攝影語境中獨具價值t概念化的攝影潮流不斷以喪失視覺的獨 立為代價乃至視覺逐漸成為機械的能指在預設的結構中被動地呈現與視覺無關的意圖於是鄭知淵關乎“視覺自覺”的反思和努力便具備了重新激活視覺本身的可能。

展覽作品

外灘 2008 Archival Pigment Print 2015 120cmx103cm Edition of 7
外路 2010 Archival Pigment Print 2015 120cmx103cm Edition of 7
武昌路 2010 Archival Pigment Print 2015 120cmx103cm Edition of 7
滬閔路 2015 Archival Pigment Print 2015 120cmx103cm Edition of 7
商城路 2013 Archival Pigment Print 2015 120cmx103cm Edition of 7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