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
學術主持:高建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藝術理論家)
策 展 人:于 洋(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藝術史學者)
展覽總監:朱強
展覽統籌:張雯 吳燕
主 辦: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協 辦:北京白盒子藝術館
展覽時間:2015年3月21日(週六)-5月30日(週日)
展覽地點: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學術主持:高建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藝術理論家)
策 展 人:于 洋(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藝術史學者)
展覽總監:朱強
展覽統籌:張雯 吳燕
主 辦: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協 辦:北京白盒子藝術館
展覽時間:2015年3月21日(週六)-5月30日(週日)
展覽地點: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永恒的流動 182.5x145 cm 2013
一、 當代語境
中國當代的藝術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有活力,不僅樣式繁多,而且藝術觀念與創作手法更為多元。但是在上個世紀,中國的水墨繪畫遭遇了很多的挑戰,這種挑戰和疑問,連同革命性思維與話題,至今仍然沒有消失的跡象。比如一個論斷認為,中國的水墨不符合時代精神,不能反映現代人的感知或體驗,將水墨的創造能力與社會變遷等同起來,認為水墨已經不在當代藝術史的視野之內;另一種論調認為,中國水墨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已經沒有可以挖掘的深度和可能性了,所有該被探索的水墨創造力都已經被前人做過,也就是今天再也無法在筆墨的形式上超越前人。
另一方面,當我們回身到水墨的批評語境中,而不僅僅是理論與歷史的分析研究中時,“當代”之於水墨就有了多重的障礙和難度,事實上也更加需要急切的革新意識和文化意識。革新不再是猛然的斷裂,也不是盲目的拒斥,而是確立一種水墨的新文化意識,這種新的水墨文化意識應當放在當代的多元文化裏,體現出強烈的文化意識和勇氣,即它要應對、挑戰的對象遠不止是水墨本身。從感性上説,真正的當代水墨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是一種生命意志的頑強表現,承載著文化多樣性與文明綿延的內在張力,及一種文明精神傳遞與發揚的意義。它不再是一地一域的封閉藝術觀念與語言,而是在今天重新認識水墨的交融中,以異質新生的方式顯示它的發展空間與語言表現力。水墨的創造和新的興盛,與今天這個時代的文化開闊視野有關、與藝術家堅韌的文化信唸有關。這個信念來自於時代對藝術家的磨練,精神不滅的文化態度決定了他們的水墨高度。從共性上講,人類對信仰的堅守將成為水墨存在與新生的基石,也是創造積極的水墨藝術的可能前提。
萬古之維 183.5x144.5 cm 2013
二、姬子的“墨道山水”
畫家姬子從事繪畫五十多年,經由不同階段的藝術實踐,沉浸在獨立的探索中,對中國水墨藝術漸進深入,參悟其理、運化其法,積幾十年的藝術造詣,日益形成自己的繪畫語言和理論。著名批評家賈方舟先生評價姬子的近作是“畫風突變”,進入“衰年變法”的佳境。著名批評家殷雙喜認為“姬子先生的水墨,出自傳統,但又不拘傳統,來自自然,但又超越自然”,“其美學意趣顯然不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以人為視覺主體的中觀山水或近觀山水,而是蘊含了現代人對宇宙認識和反思的宏觀山水。”
美國著名藝術批評家和美學家丹托則從西方人的視覺經驗上認為,“姬子的某些作品有些是用中國傳統水墨山水風格畫的,但是它們和我在紐約大都市博物館收藏的作品中看到的那些安詳、禪悟的卷軸畫不同。……姬子作品的千山萬壑沸騰著、震顫著,若湍流急水。……這些作品具有同樣的野性感,差不多是原始感。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展示了自然所隱藏的神秘”,“姬子的山水讓我想起柯勒律治描寫沸騰的河水時那種荒原景象”。
大道長風圖 193x337cm 2011
姬子力圖從作品圖式上打破傳統的程式化構圖,一方面繼承部分的傳統散點透視,一方面也組合多重的視覺透視關係,讓佈局展開、景物拓寬,以改變傳統的虛實關係,一反傳統的虛無淡化,而把西畫的虛實關係融進去,以加強作品的張力和一種版畫效果的黑白關係、光效應。在形跡語言方面,姬子追求自然的“大筆無痕即有痕”的境界,多采用“積墨法”,層層積染,渾厚天成。這些筆法既脫胎于水墨的經典語言,也是姬子經年累月進行實踐的結果。
對於姬子的墨道山水意義的評價,賈方舟認為,“畫家突破了山水畫的傳統格局和慣常手法,放棄了以往那種對物理時間秩序的遵循,完全進入自由調動時空的主觀表現狀態”、“以一個現代人的視角和手段,從多種角度表現出自然的萬千氣象,創造了一種雄渾壯偉、大氣盤旋的‘墨道山水’”。
元初 624 x 240 cm 2011
天歌 185cmx145cm 2011
墨道自然系列十三-新世界
八荒來風_紙本水墨,184x145cm,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