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時間:2015年1月16日下午2:00
展覽時間:2015年1月16日——2015年2月10日
展覽地點:北京市798藝術園區B4 西藝術空間
“慧心典藏”是一個私人藏品的系列群展,關注的是最為普通的家庭傳世收藏作品。
家庭傳世書畫收藏曆史脈絡已延續千年。它蘊含了中國人深厚的文化情結。一幅小小的作品裏有國家民族的精氣神韻,有時代縮影和人文風貌,還有民族文化藝術的元素和符號。它是國家民族文化傳承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卻一直被看輕。
這其中有諸多的原因。由於最早進行收藏的群體僅集中在王公貴族,官宦名流,文人墨客這小群體中,“收藏”這一行為漸漸被圈入了少數人精英人群的高雅之事。更甚的是,藝術品在當下社會被緊緊圍困在學術冠名、重錘拍賣、藝術基金、藝術園區等高大上的項目之中,它離普通大眾的生活又遠了不少。
但是,“慧心典藏”這個群展系列還是找到了不少藏有精品的普通人。這些藏品的持有人沒有被冠以“藏家”之名,他們大多數游離于主流收藏群體之外,不在藝術媒介所羅列的藏家名單之列。他們持有的作品大多源於父輩、祖父輩、曾祖父輩們的傳世收藏。藏品傳承於今,透露出這一家庭文脈的氣暈,更蘊含著長輩對晚輩的憐愛之心。
《戰國策》裏《觸龍説趙太后》一文中,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首要的一計策就是留以的財富。而收藏藝術品則成為財富傳世的首選方式。其一,它們能修身養心,陶冶情操,保羅萬象姿態,傳達處世為人之道;其二,時光流轉自會讓作品增值不少。
展覽中的藏品來自不同家庭,有梅蘭芳的工筆,有黃永玉的寫意荷花,有吳冠中水墨裏的香港,也有林風眠的蘆葦蕩。作品風格各異,不成體系,沒有學術梳理,可以説是繁雜無章。這卻也是展覽的目的,力求展現民間家庭傳世收藏的狀態。
“慧心典藏”這一主題還有展覽策劃人對持有這些作品的藏家的敬謝之意。據策展人邱微透露,此次展覽中,有不少名家大家的作品。但是藏品持有人並未在某些藝術家作品價格一路高漲的時候賣掉,而是以更加珍愛。一位持有者談及藏品時,很激動的説到:“當我知道我祖父給我留下來的這件作品在市場上越來越值錢,我很高興,非常高興。我很高興我的父輩、祖輩們為我留下了一筆看得見的財富,我更高興我能生長在這樣一個尊重藝術,熱愛藝術的家庭,以至於我今天才能有這個榮幸持有這件藏品。在這些收藏的活動中,我更加敬佩我的家人,了解他們,在這些作品中我看到他們曾藏於心中的溫婉和慈愛。這件藏品對我而言不是個物件,更不是商品,而是一種念想,一种家族情感。”
難能可貴的是,這其中還有不少藏家很年輕。相較于蔡萬霖,宛秋生這些收藏大家而言,他們太嫩,對於收藏一知半解,對於行業處世未深。他們有著80後的年紀,卻開始用心運作這些厚重的藏品。他們自小在這些書畫中熏陶,承襲書畫世家的精氣神韻,説他們是“精神貴族”,一點都不為過。但是,他們希望用簡單、純粹的方式讓藏品出現在公眾視野裏,同更多的人分享這些藏品藝術的魅力。
“慧心典藏”私人藏品系列群展,讓大家來分享這些家庭傳世藏品裏的故事,也希望業界能重新關注”家庭傳世收藏“這一收藏方式,推動它成為惠施大眾的一種文化現象,讓家庭成為藝術品最終的棲身暖室,讓藝術品的價值在時間長河中自然綻放。
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