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第三回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12-15 17:34:33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14年12月13日——2015年1月13日

開幕時間:2014年12月13日15:00

展覽地點:英盟當代藝術館

展館地址:成都解放路一段192號附3號(新空間美殼裝飾城)4樓

策 展 人:唐紅萍

展覽統籌:呂繼龍

藝 術 家:何多苓、高小華、龐茂琨、王子奇、徐芒耀、孟 濤、穆寶峰、黃 迪、連卓奇、楊 強、朱可染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絢兮”。子曰:“繪事後素”。

2500年前《論語》裏的這段文字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畫論。然而何為“繪事後素”?至今仍然爭論不休。其實問題也許並沒有那麼複雜,我想孔子的意思是説:畫者首先要對描摹對象進行靈性的把握,做到心領神會,才能傳神地表達,“會了”那個,才能“繪出”這個。所以説“繪事後素”。

孔子講“繪事後素”強調的是一種心靈溝通、一種精神境界。是關於繪畫的本體論,而不是方法論。

關鍵在於這個“素”字,被許多人誤解了。中國字往往一字多義,“素”除了可以作“白色”、“原色”、“絲織品”解釋之外,還有“本元”“根本”的意思。例如道家把世界分為“太極”“太樸”“太素”三個層面;孔子被後世尊奉為“素王”,即“真理之王”;《黃帝內經》裏最重要的部分稱為《素問》。《素問》裏討論的問題都是關於人與宇宙的基本關係的。是基本的、本源的問題,也可以説是“太素”這個層面的基本原理。

展覽作品

大荒系列 No.1 版畫紙、圓珠筆 60cmX46cm 2014 孟濤
《物·象67》紙本鉛筆38x31cm 朱可染
揮之不去 20×15cm 紙本鉛筆 楊強
徘徊花枝去90×60cm 黃迪
希特勒 王子奇
肖像 何多苓
徐志摩肖像 高小華
絮語之二56.5x56.5cm素描色粉2014 龐茂琨
意。墨心繫列29 -紙本木炭 31×34cm 穆寶峰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