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 術 家: Ash Hempsall/鐘雲舒/高入雲/毛君/王欣
展覽日期: 2014.10.24-2014.11.15
開幕時間: 10月24日,週五下午四點至七點,芥菜籽空間
延伸展覽:10月25日,週六下午兩點至五點,西岸藝術節 | 天線空間《這個畫廊》,C1展位
《詩,寫在白墻上》實驗性群展將於2014年10月24日在芥菜籽空間拉開序幕。五位參展藝術家將首次以詩歌作為視覺藝術的仲介進行創作。仲介原是指代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內部對立兩極之間起聯繫作用的環節,對立的兩極通過仲介聯成一體。在這裡,觀眾將從創作內容上感受到作品獨特的詩意。同時墻上詩歌(poems on the wall)也將作為藝術創作的媒介,與傳統的架上油畫(oil on canvas)或其他創新媒材一樣,逐漸獨立存在於美術館或畫廊的白墻上。本次展覽力圖探討詩歌,作為文字的一種可視化呈現,與視覺藝術間的對峙或並存。
10月25日下午,《詩,寫在白墻上》策展團隊還將在《這個畫廊》為西岸藝術節的觀眾們呈現一場特別策劃的延伸展覽 <3 people in a poem>,屆時我們將看到藝術家(詩人)、策展人、翻譯者在本次展覽創作過程中幕後的工作狀態寫照,以及他們介入對方身份,在這個脫離了傳統畫廊體系,由藝術家發起的另類空間、展示平臺或藝術仲介這樣一個入口中,交替重疊的部分。
在古代,人們耕種,勞作,以歌賦詩,以詩配畫。詩、音律、繪畫之間有著最原始的交集。讀一首好詩就像是在行間距裏享受了一場可聽可視可聞可觸的四重奏。從堂皇的宮廷沙龍躲開,潛入到資産階級的幽居,從靦腆而高傲的靈魂裏昇華,到情人窗下的淺吟低唱,詩歌從不虞缺乏想像與載體。通過開創性的形象思維, 自然中所獲得的啟示以及邏輯思維規律,詩人們得以更深層地感知世界。
本次展覽中,藝術家鐘雲舒使用中國古老三字經形式作為詩體,通過解構基本圖形, 對兒時詩歌的回味,這些原始的記憶本身出發尋找“詩的初體驗”;高入雲通過混淆人們閱讀詩歌的傳統方式,以一組幽默的修辭手法,為詩歌對抗時間的虛無性注入了多種可能;新媒體藝術家王欣將網路代碼寫入詩歌的腳韻,邀請觀眾跟隨漂流瓶中的網址,在宅中進入那片千里之外被數字化詩歌所虛擬成的海洋;藝術家毛君則通過翻轉一隻歷經百年變遷的箱子的“表像”,探討事物的“真相”;詩人Ash Hempsall用一首詩作為一封“後遺書”,走進梵谷生命最後的48個小時。
這些文字或聲音正構成另一種圖像,在白墻上復蘇新的“詩歌十月革命”,如同Karl Krolow所言:
墻的神話被八歲兒童或黑色時刻的手所創作。
我們走過去對我們的思想致意。
楊蒨
2014年10月10日
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