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藝術·錦江“社會風景”—中國當代繪畫中的風景敘事
主辦方:成都市錦江區當代藝術學會、成都市錦城文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
承辦方: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
策展人:何桂彥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朝戈 崔國泰 丁方 范勃 方力鈞 郭晉 何工 何劍 何汶玦 蔣華君 康海濤 李昌龍 李大方 李青 劉國夫 劉錕 劉芯濤 呂山川 馬文婷 毛旭輝 潘劍 龐茂琨 邱黯雄 尚揚 申亮 宋永紅 蘇新平 孫遜 屠宏濤 庹光焰 王家增 王易罡 王玉平 魏青吉 忻海洲 尹朝陽 曾浩 張發志 章劍 張曉剛 張小濤 鐘飆 周春芽 周吉榮
展覽時間:2014年10月12日——2014年11月28日
開幕時間:2014年10月12日下午3點
開幕地點:成都市二環路東五段299號東湖公園西大門
展覽地點:成都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流中心
策展助理:林中小路 楊彪
媒體宣傳:崔付利
展覽統籌:李飛遠 符周陽
“社會風景”—中國當代繪畫中的風景敘事
前言
什麼是風景?它是何時進入繪畫領域?風景畫又怎樣改變了人們觀看自然的方式,形成某種趣味,影響人們的審美,以及如何建構了美術史的書寫方式?顯然,從認識自然,到形成表述,再到構築一個視覺表徵系統,不僅涉及不同文化語境中人們關於自然在觀念史上的變化,還關涉風景如何進入繪畫的歷史。
追溯西方美術史,一條發展軌跡清晰可循。在文藝復興早期,喬托、馬薩喬將“風景”引入濕壁畫創作,儘管將其作為背景,但開啟了“風景”進入繪畫的歷史。伴隨著盛期文藝復興的到來,在波提切利、達·芬奇、拉斐爾的作品中,風景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此時,在遙遠的北方,德國的藝術家丟勒已將自己翻越阿爾卑斯山時所見到的自然美景作為繪畫的主題。伴隨著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在15、16世紀裏,人們對自然、對風景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到17世紀中葉的時候,在荷蘭與法國的繪畫中,風景不僅成為了獨立的審美對象,而且納入到現代民族國家的文化訴求與權力敘述中。隨著18世紀德國浪漫主義繪畫的崛起,以及再後來法國巴比松畫派、印象派的出現,不管是從技術、趣味、風格的角度考慮,風景畫都日臻完善,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體系。不過,在中國繪畫史上,風景作為藝術的歷史則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從魏晉時期山水的出現,經歷隋唐,到北宋,中國山水畫在視覺再現上業已發展到巔峰。北宋以降,山水畫在藝術本體、創作方法論上均有質的變化,逐漸納入“士”階層的文化表述中。南宋以來,經歷元明清,山水畫在藝術本體方面不僅建構了一個自律的系統,而且,在審美、鑒賞、批評等領域均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事實上,在建構這個表徵系統的時候,在西方的風景畫的創作過程中,主體與客體始終是二元對立的,而中國的藝術家追求的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境。然而,當西方繪畫在19世紀進入現代之後,主客體的二元獨立,以及社會現代性與審美現代性的分裂成為其凸現文化現代性的一個重要特徵。正是由於文化語境的差異,對於中國的藝術家而言,作為視覺對象與藝術表達的“風景”始終是彰顯主體價值的重要通道。
沿著傳統的文脈,本次展覽力圖去討論的是,“風景”如何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下形成了新的特點。在文獻部分,我們將從本土文化的邏輯出發,分析、梳理中國的傳統山水畫創作,尤其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的社會、文化、藝術氛圍,是如何影響藝術家的創作觀念,形成了自身的風格,並最終出現了一種有別於西方的“社會風景”。同時,本次展覽強調線性的發展脈絡,將“風景”這一母題置於特定的歷史、政治與文化情景中,試圖探尋其內在的聯繫和演進的軌跡。其基本線索為:以50年代對中國畫的社會主義改造(前現代)——70年代末到80年代作為審美與文化現代性的風景(現代)——90年代以來後工業時代與都市化背景下的景觀風景(後現代或當代意義上)展開。就展覽部分而言,我們共邀請了43位重要的藝術家參加,根據他們作品的風格與內容,也為了更深入地呈現“社會風景”形成的特點,我們下設了五個展覽專題。它們是“文化記憶與視覺中的政治:風景與微觀政治學”、“都市景觀與後現代性:作為景觀的‘社會風景’”、“傳統的復活與文化現代性的表徵:風景中的文脈”、“隱喻與象徵:風景的另類敘述”、“日常與現實:風景中的日常話語”。不過,就這五個專題來説,“社會風景”又可以概括為兩個基本類型,即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風景,即藝術家的表達始終以自然的風景作為載體;而廣義的風景,即藝術家將某些場景、事件作為一種被看的社會景觀加以描繪。
當然,有必要指出的是,參展藝術家在風景的創作過程中,其切入的角度、表現的風格、意義的訴求實質是十分多樣化的。有的並不追求對自然風景進行真實的再現,而是源於個人的文化體驗,或描繪出一種內心世界的風景;有的追求審美的現代性轉換,使筆下的風景具有文化表徵的意義;有的作品隱含現實主義的視角,大多圍繞當下的生存狀態、精神困惑展開;有的強調從傳統中汲取養料,在語匯、修辭,尤其在審美氣質上與傳統發生內在的聯繫;有的則十分重視敘事性,甚至將“敘事”本身作為作品意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借助本次展覽,不難發現,在中國當代架上領域,“社會風景”是一個繞不開的現象,它不僅形成了自身的表徵系統,而且,對應於時代文化的變遷,其修辭方式和創作發展均有自身的軌跡與譜係。然而,事實上,沒有純粹的風景,只有不同時空與文化語境中的風景。換言之,所謂的“風景”只是一種表像,一種通道,敘事則隱藏在表像之下,支配著“風景”的發展與演變。在這裡,“敘事”其實就是藝術家對筆下的風景進行“編碼”,但對於觀眾來説,欣賞風景的過程也是在“解碼”。不過,如果從藝術史的角度考量,當我們面對一張風景畫時,既可以看到繪畫在技術、材料、媒介方面發生的變化,也可以看到風格、語言、形式、趣味的演變軌跡,更重要的是,能捕捉到它的視覺機制、審美習慣、創作觀念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與文化語境中建構起來的。
讓我們認識風景,走進風景,發現隱含在風景中的秘密,進而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立足於當代藝術的文化語境,重新去發現、梳理1978年以來與風景相關的創作中所呈現出的不同特點——正是“藝術·錦江”當代藝術研究展的學術意圖之所在。
文/ 何桂彥
美術批評家、博士、四川美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所長
2014年9月22日于望京東園
尚揚《董其昌計劃-7》尺寸:416 x 128cm 材料:布面綜合材料 年代:2007年
張曉剛 《風景:藍色的河道》尺寸:120 × 150cm 材質: 布面油畫 年代: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