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生——陳丙利山水畫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9-15 11:31:1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皖南野逸系列之五

主辦單位:天津美術學院、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南開大學書畫藝術與美學研究中心

展覽時間: 2014年9月14日至9月25日

開幕時間: 9月14日上午10:30

展覽地點:天津市河東區成林道東局子1號(軍事交通學院旁)

在 “文化強國”、“傳統文化復興”之當下,在資本與權力權衡作用之畫界當下,丙利通過他的作品做出了對傳統、對文化、對中國畫的老實交代,即對文人畫的堅實守衛、傳承,並作創新。此份交代,忠實。忠實于內心,忠實于傳統,忠實于中國畫;此份交代,拿作品説話。        

丙利中國畫,無論從情思、文脈還是筆墨、格調上,毋庸置疑是典型的文人畫血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創作取材構圖上看,無論是其山水畫,還是人物畫,皆從古意入手,一畫一景,一人一物,氣韻生動、格調高古;二是、從畫面意境上看,畫作具有詩意與靈性,畫面中的詩、書、畫、印相得益彰,文氣十足。另外,畫面上的有些題畫詩或畫論,也是丙利平日思考、體悟、研究的成果,書寫于畫面之上,彰顯其學人型畫家的氣質;三是、從筆墨情趣上看,丙利山水畫面氣息中,透出一種學養,這種學養是由“無躁氣、俗氣、邪氣、商業氣”的筆墨品質體現出的,而筆墨品質同時也是個人品格的體現,風格自此形成。       

石濤在《畫語錄》中講到的筆和墨的問題:“古之人有有筆有墨者,亦有有筆無墨者,亦有有墨無筆者。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已成為詮釋、理解中國畫筆墨精神的經典。如何養成筆神墨靈?筆意要從生活觀察體悟中來,從寫生中來;而墨法,非蒙養不至,必是通過自身的悟性和才情,需要一日日、一點點養成、熏成,乃至精神層面上的參悟與會通。觀丙利畫,一眼望去,有筆有墨者,是第一印象;大氣韻、渾厚淋漓是第二印象;筆精墨妙是第三印象。嗚呼,正宗文人畫是也。       

“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此處古意指的是作品的格調和精神血統的一脈相承。丙利好古,然又不泥古。畫作中有無古意,一筆一墨即可觀;藝術的血統有無傳承,一觀一頓即了然。觀丙利畫無論是寫意山水,還是寫意人物,其筆法或粗狂或工細,其墨法或渾厚或倉潤,從境界、氣韻上,取法、題材上均顯古意,此乃丙利畫的最直觀印象。        

一個藝術家要找尋他的宗譜,即精神血統,即找到了自己藝術的根,根在,血統在,藝術便自成體系。丙利畫可上溯近代黃賓虹、傅抱石、潘天壽、陸儼少;前追明清石濤、朱耷、文徵明、徐渭;直逼宋元倪雲林、黃公望、梁楷、馬夏(馬遠、夏圭)。如此觀,一脈相承。從作品中直接體現出的這份精神學統,亦是作畫有古意的源上的體現。        

展覽作品

定慧系列之五
《月夜清風圖》
《我意浩然圖》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