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陸》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7-24 09:56:48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主辦: 芥菜籽空間

藝術家:潘小榮

展期:2014年7月26日-2014年8月25日

開幕:2014年7月26日 16:00-19:00

展覽地點: 上海市莫幹山路50號5號樓101室

    “著陸”描述的是飛行過程中抵達地面的狀態,即從未知的高度安全抵達地平線的瞬間。潘小榮一直嘗試在繪畫以外的媒材、空間,以及作品結構上尋求突變。2013年,他在上午藝術空間的項目《不方案》,就是用炭墨來探索觀眾與作品間所生發的微妙連係。今年夏天,他又一次打碎了公眾對於藝術高高在上的印象而重返地面。

    繼《零點》、《刻畫工作》、《規矩》、《物質感覺》之後,潘小榮將在芥菜籽空間進行2014年的第一個藝術實踐項目,試圖描述一種在時間上僅存在瞬間的狀態——“著陸”。

    潘小榮被稱作“中國第二代理性繪畫實驗者”, 長期以來,他始終在理性思辨的框架中進行著創作。冷靜而純粹地使用著刀具、卡紙、墨水等最質樸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刻劃”的工作,勾勒出簡約線條背後的繁複。而這次他將打破以往創作的界限,從平面的圖像語言中暫時抽離出來,再次將空間作為載體,而這一創作方式對潘小榮自身而言,也是極具冒險意味的。

    潘小榮用質樸的藝術語言消除藝術作品以往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他邀請觀眾進入畫廊,從墻上到地面,由仰視變俯視,物理性的轉變觀者以往觀看作品的姿態,使得作品和觀者處於平等的互動關係,這在夏日裏飽有一種新的溫度。以竹枝和黃沙為主要材料,讓人聯想到日常經驗中的“平凡”這一詞彙。這一次又駕著炎炎酷暑回到地面,比溫和高一攝氏度,比冷靜更接近於地表,讓我們感受到潘小榮作品中那既一脈相承又自由延伸的緯度。

    這件樸實的作品沒有通常意味上的觀賞界限,觀眾可以無限接近——公眾參與也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觀者將會在作品上留下足跡而真正意義上的參與並完成這個作品。在這種狀態中,一切關於“藝術”的精英討論都顯得那麼不相符合,因此這也更大程度地拓展了“藝術”待討論的範圍。同時,觀眾在面對如此“脆弱”的一件作品時,會産生怎樣的情感,也將是潘小榮試圖通過這件作品所要探尋的。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