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14年6月5日至6月20日
展覽地點:武漢美術館
由武漢美術館、青山工業版畫研究院主辦的《青山依舊——武漢工業版畫展》將在2014年6月5日——2014年6月20日于武漢美術館4、5、6號展廳展出。開幕時間為:2014年6月5日(週四)14:30分。屆時觀眾可免費觀展。
中國工業版畫作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文藝結合的産物,承載了幾代人對國家建設、工業發展、經濟繁榮的夢想。上世紀五十年代,作為工業重鎮的武漢青山區誕生了全國最早一批工業版畫創作集體。他們用畫筆和刻刀,記錄了青山工業的發展歷程,表現火紅年代的沸騰生活,描繪工業熱烈的生産場面,抒發鋼城建設者的豪邁情懷。半個多世紀以來,武漢青山地區的工業版畫活動産生了一大批在全國卓有威望和知名度的工業版畫創作人才, 2013年“武漢青山工業版畫研究院”的成立,重新整合了創作力量。他們一直堅守著工業版畫的創作陣地,始終活躍在中國工業版畫的創作前沿。本次展覽將展出武漢青山工業版畫研究院11位研究員的作品百餘幅,呈現多元的創作面貌和工業版畫的圖示變遷,這些作品,體現出的是濃烈的工業氣息,緊扣時代脈搏的宏大敘事將述説湖北地區的工業進程的史詩故事,並將喚醒本區域文化身份的認同。武漢美術館將通過對這批參展作品的收藏研究,前瞻性地對這一版畫類別進行梳理,確立青山工業版畫在全國版畫中的學術及藝術價值。展覽同期還將出版展覽圖文集並舉辦相關的學術研究活動及教育推廣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青山工業版畫及青山工業發展歷程,打造武漢城市文化的名片。
武漢工業版畫具有兩項重要特性:一是創作題材直接來自工業建設,二是創作者身份全部來自建設一線的工人勞動者。因此,企業文化成為工業版畫的創作源泉,也為工業版畫的集群化發展提供了先天土壤。1959年,武鋼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孕育了工人版畫的創作群體,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探索中,“武鋼”、“一冶”工人版畫群體逐漸由業餘走向專業,亦成為了武漢工業版畫的中堅力量,構建了武漢工業版畫的整體創作面貌。他們始終活躍在中國工業版畫的舞臺上,從工業版畫歷史圖景的勾畫到創作語言手法的變異與革新,都産生了廣泛的影響。和同樣開端于上世紀50年代重要的版畫流派北大荒“知青”版畫一樣,武漢工業版畫在特殊歷史時期的藝術語境,相對單純的價值取向和集群化發展的特殊現象,為中國工業版畫研究提供了新的圖景,是中國版畫史群體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這次參展藝術家中包括現中國版畫研究院院長、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宋恩厚老先生。其參展作品《五顏六色》,是在當時工業生産發展的新趨勢之下,他對工業發展的動向及創作題材有著極其敏銳的感受。創作之前他認為“顏色”已經進入了現代化工業産生和工業管理領域。他對那些常見的用“顏色”作標記、符號等都特別關注。諸如“紅黃綠”的交通指示燈,“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光譜,“紅黃藍綠黑白灰”等色的鋼型、鋼號的標誌等等都細心觀察並進行綜合研究和考證。了解其規律,把握其用途,給工業設備、産品外觀、廠容環境賦予美感的“色彩”,打破了過去那種描繪工業設備、産品、廠容黑灰的沉悶色調,最終創作出了這幅作品。宋桂林是本次參展的一位女性工業版畫家,她認為“藝術的生命在於藝術家不斷有新的作品産生,在於藝術語言的精闢和情感的真摯;用自己喜愛的藝術形式,刻畫自己熟悉和熱愛的生活;那些讓自己特別激動地生活是她創作的動力”。鄧朝金的作品《加座》注重於人物動態的符號作用和環境物象的典型選擇。以“樓梯、桌、椅”架構“加座”的特定性。在色彩的設置上,昏暗的深灰色為畫面的主基調,與人們熟知光線明亮的正式閱覽大廳形成反差,加強了《加座》的主題深度和鮮明的時代氣息......
武漢美術館致力於建立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的良好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的研究內容,豐富當代藝術的多元發展圖景。2013年 ,武漢美術館和黑龍江美術館共同主辦的“畫説龍江——黑龍江省美術館五十年館藏經典版畫作品”,北大荒版畫作品得以在我館展出。本次展覽我們以搶救式的意圖來研究和收藏這一批武漢工業版畫的作品,是為了鼓勵和推動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但還沒有被納入關注視野的藝術現象。當前沿的當代藝術創作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同時,對地域性的工業版畫創作經典的回顧與研究,是對工業題材繪畫的體恤,是工業版畫群體多元創作面貌的橫向比較,是對工業版畫語言拓展進行深度挖掘的前提,並以此為契機,追問版畫對話當代的種種可能。新時期工業版畫創作主體的變化與擴展,都指向了工業題材版畫研究的迫在眉睫。同時,希望借此展覽能夠提供一個平臺,讓更多的觀眾和藝術愛好者們能夠在此互相交流、學習,能碰撞出更多新的觀念與火花。
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