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來”陳玉圃先生作品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4-29 10:49:5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陳玉圃正在創作

開幕時間:2014年5月1日15:30

藝 術 家:陳玉圃

主辦單位:山東天承書畫城 桓臺縣文化體育中心

協辦單位:文鼎軒、齊門藝舫、聚德堂

蕩蕩春風

陳玉圃,1946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市,少年時為著名山水畫家黑伯龍和陳維信先生門下入室弟子。1976年任教于山東曲阜師範大學藝術系。1980年考入廣西藝術學院,為黃獨峰教授的研究生,畢業後留院任教。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93年起任廣西藝術學院教授,天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擅畫山水兼作花鳥及簡筆人物,格致簡淡,主張畫道無為。出版多種個人畫集,並編著有《山水畫理》《國畫寫意四君子》《陳玉圃解析唐寅》《榮寶齋畫譜》《南田畫跋解讀》《樗齋詩叢》等著作。 作品《唐人詩意》、《蘇東詩意》、《放鶴亭圖》分別入選全國首屆山水畫展、全國首屆花鳥畫展、國際水墨畫大展等。代表論文有《禪理與畫理》、《心畫臆説》、《一畫論及其他》、《書藝瑣言》、《筆墨探求管窺》等。

富貴高壽圖

展覽序言

文/吳悅石

陳玉圃工詩善書,畫壇之名宿,山東歷城人。少年時師從名家黑伯龍、陳維信二先生研習六法,是以得畫法正脈,浸習日久,終獲正道之成就。

玉圃兄作畫喜用長鋒,健穎率意、拖泥帶水、跌宕縱橫。揮毫之時,筆隨氣運,氣隨筆生,筆生則勢成,勢成則韻遠。此時已不辨濃淡焦濕,更弗論正側順逆,運腕之妙存乎一心而已!此乃玉圃兄作畫之大略。

余喜其用筆有疏鬆靈變之度,瘦勁峭拔之神,古逸高邁之心,縱橫塗抹之妙。當其筆畫入紙,如刀入木,無論正側,險絕之勢已成,唯其信筆直掃之際,險象環生,使觀者屏息,是莫敢睨者也。然其能舉重若輕,化險為夷,險中求平,故平中寓奇,令人叫絕!

山靜居圖

玉圃兄用墨空澄淡遠,韻味沖和。其心無挂礙,故得其清。以其清故,墨韻之變方能起于微妙,微妙之中是其心跡。然墨借水之功,行水墨之幻化。水借心之施,方呈無窮之變相。筆者心也,墨者亦心也,修養之法了然于胸,運用之妙自有其由,此是法,亦是理。理法雖殊其行一也。

余觀玉圃兄之畫境,清奇野逸,空靈淡遠,人語相聞,格高趣古。是心有所屬、境由心生者。智者雲:忘筌得魚,始可言道。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若欲成佛,莫染一物,取一法不成佛,合一法不成佛。玉圃兄乃三寶弟子,飽學之士,行跡遍天下,胸襟眼界自是不同。其有題畫一則,余深以然:“大乘道不離世間,作畫亦如是,倘得隱逸之趣,雖美未能盡善也。若艷而不俗,逸而不僻,乃大德隱于鬧市,尤難能可貴者。”於今能不油、不滑、不垢、不寒、不標榜、不造作、不塗脂抹粉、不翹首弄姿,是所謂“佛知因客相,起欲為自然”(大哀經卷四)。攝心還念,唯道集虛。此乃余為之擊節之故也!

當陳玉圃畫展開展之際,余僅以筆墨與境界簡述其一斑,蓋不能得其全豹。唯願與同好者一方便法門。然此惠及同好之舉當如祖偈:“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泰山高圖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