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紙上油畫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4-25 10:06:0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書囚5號 2014 oil on paper 紙上油畫 30 x 39.5 cm

開幕時間:2014年5月13日週二晚間六時至八時

展覽日期:2014.05.14- 2014.07.12

展覽地點:香港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15樓C

佩斯畫廊即將於甫成立的香港空間舉辦首展,並將帶來最富盛名的亞洲當代藝術家張曉剛的最新紙上油畫創作。

張曉剛的繪畫以個人經歷和記憶為基礎,以敘述性的場景表達人的經驗、故事與情感。他將來自歷史與現實、文化與社會、集體記憶和私人回憶的典型意象進行重組與並置,並在畫面中融入抒情性及超現實的色彩,將一代中國人的歷史經驗予以普遍化的同時又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張曉剛是最早為海外所認識和熟悉的亞洲當代藝術家之一,早在1995年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張曉剛展出了他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血緣:大家庭》系列。這些帶有紀念碑性質的作品,以中國家庭中常見的老照片為藍本,其中心人物通常身著具有典型毛澤東時代印記的衣服,身體上帶有胎記般的瘢痕,並以纖細的紅色血線相連在一起,喻示著家庭成員之間的血脈關聯。張曉剛將記憶視作一個不斷被修正的過程,在他此後的系列創作中,對記憶、書寫、私人情感與公共敘事的探索成為持續的主題。他的另一經典系列《綠牆》引入了綠色油漆牆圍這一中國特殊歷史時期中普遍存在的符號, 將人物與靜物、場景相結合,重新探討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個人經驗與歷史記憶之間的吊詭之處。而在他最新的油畫創作中,通過對家庭成員之間親密關係的體認與細察,將血緣的細線複雜化和具體化為人物視線的交互與穿插,以及家庭角色各自的心理投射和自我認知,並用精妙的構圖與氣氛營造將種種語言無法窮盡的微細脈動展現于畫幅之上,創造出理想、幻境、聯想和慾望的多重維度交織在一起的全新空間。

張曉剛是一位不斷進行自我突破的藝術家。他的早期階段汲取德國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精髓,採用富有宗教及哲學意義的意象,強調繪畫的精神屬性。自1993年後則發展出家喻戶曉的血緣系列,進一步強調了人物造型的實驗。至2010年則開始了將二維的繪畫平面轉化為三維的凋塑的試驗。他以不銹鋼為畫布創作帶有淺浮凋特徵的綜合媒材作品,同時將書寫這一中國傳統藝術中最典型的標誌引入了當代繪畫,將絲網印刷同手書結合,將自己在創作時産生的大量思想和感受以文字的方式書寫在畫面之上。,這個實驗的另一條脈絡是將他繪畫中的典型靜物及人物形象立體化為三維的凋塑,這集中體現為藝術家2013年于紐約創作的一系列廣受歡迎的鑄銅著色凋像。在佩斯香港的本次新作展覽中,藝術家以紙上油畫的形式,結合西方超現實主義的繪畫語言和中國古典藝術的意象,以充滿想像力和神秘感的場景塑造,將紙上藝術微妙及空靈的特性發揮到極致。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