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水墨狀態·鴻蒙變—玉衡藝術中心開幕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4-01 12:20:04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風景寫生》 黨震 37×52cm 紙本設色 2013年

展覽時間:4月19-6月10日

展覽地點:上海莫幹山M50藝術區

策 展 人:趙力

主 辦 方:玉衡藝術中心

“中國當代水墨狀態鴻蒙變—玉衡藝術中心開幕展”,將於4月19日亮相上海莫幹山M50藝術區,展覽持續到6月10日。本次展覽由玉衡藝術中心主辦,趙力先生策劃。此次作為畫廊首次面向公眾展覽,通過嘗試對當代水墨創作現狀進行概括性的展示,傳播和探討當代水墨創作的意義和價值。

策展人趙力此次力邀黨震、丁蓓莉、杜小同、高茜、李軍、劉琦、馬駿、沈勤、王冠軍、張見、曾健勇、朱建忠十二位當代水墨家的作品參展,梳理概括出創作的各自線索和藝術的整體跡變。

《規訓者·出場》 曾建勇 150x320cm 紙本設色 2013年

 《假想敵》 高茜 56x127cm 紙本設色 2010 年
 

展覽將集中展示藝術家們在當代水墨創作領域中的近70幅作品,展出內容包括玉衡藝術基金的部分特別收藏,如黨震、王冠軍、張見等藝術家在全國美展的獲獎作品。

“鴻蒙”一詞,來自於傳説中最初世界只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形成的元氣名曰鴻蒙。這種混沌的狀態又被叫做鴻蒙時代。在策展人趙力看來,水墨發展至今,在形形色色的美術思潮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水墨創作向觀念、語言等方面的現代化轉型,也可以看到“水墨”被視為“傳統”的一些誤解和貶低,所以在大多數當代美術的歷史敘事架構之中,水墨創作的尷尬,仿佛使得一切重新回到了“鴻蒙時代”。時代命運的變遷,加之水墨藝術家們的求變和努力,在吸收中外文化的同時,更有拓展到新的媒材和新的文化視角,迎來所謂“新水墨”時代。

《斑·花 No.1》 李軍 紙本設色 180×97cm 2014年
 
 
《錦瑟華年系列·多雨季節》 王冠軍 190x290cm 紙本設色 2008年
 

此次參展的十二位當代水墨家基本涵蓋了從80年代到當下的藝術精英,如沈勤、朱建忠是80年代新潮水墨的代表人物,前者以觀念引入為先導力求擴張水墨的實驗邊界,後者以語言營造為核心幻化為水墨的抒情氣質;張見、高茜是90年代之後涌現出來的水墨新生代,在創作上接續了新生代的整體文化訴求,強調了“我”的存在、“我”的表達和“我”的價值,與此同時也將“70後”的藝術特質逐漸轉化為古今融通又絲絲入扣的敘事刻畫;杜小同、曾健勇、黨震,雖然與張見、高茜在年齡上大致相倣,但是都不屬於“少年得志”的類型,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水墨創作更有個人化的志趣理想和語言內涵,杜小同的蒼茫和不羈、曾健勇的憂鬱和抒情、黨震的厚重和溫情,有別於“70後”過於自我的桀驁不馴,也與喃喃自語的孤芳自賞大相徑庭;劉琦、馬俊、王冠軍、李軍、丁蓓莉,是當下最活躍的青年水墨家中的代表人物,他們在孤寂落寞的邊緣成長起來,出自自己內心的需要去踐行水墨的理想,他們的創作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一時的潮流追逐,而是默默堅守的個人天空。

《藍色假期之一》 張見 70x50cm  絹本設色2013年

策展人趙力以“鴻蒙變”這個主題來概括中國當代水墨的整體狀態,認為作為中國當代文化最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當代水墨創作,正在承擔著創新和變化的使命和重任。此次展覽的藝術家則很好的展現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多元立場,藝術創作中多樣表達的共存狀態和時代變遷與藝術家的求變創新精神。展覽將持續到6月10日,展覽同期將舉辦學術研討會並出版展覽畫冊,邀請學術批評家深入探討當代水墨藝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社會價值,充分體現本次展覽強烈的文化思考深度和學術探索意識,畫冊全面呈現了最新的創作成果以及長期以來的藝術思考,更加豐富觀眾對於新水墨狀態的了解。



《眺望》 杜小同274.5×216cm 水墨宣紙 2012年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