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網路藝術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3-03 14:03:15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2014.3.1 – 2014.5.11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正如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傳統手工藝被新興製造業、 大眾媒體和影像技術所革新換代的必然産物,當代文化在今天最突出的潛藏危機可能是網際網路的無孔不入——從藝術實踐、社會理論到日常語言。人們描述這一現象的專用語匯仍處於萌芽狀態、尚未被普及,本次展覽即是對頗受爭議的“後網路藝術”的一次廣泛調查,或者説,客觀地呈現這些以網路核心性為背景的自覺創作。從圖像的質變到文物流通、從政治參與到對物性的新認識,該範疇提供了更多的介入可能,試圖對網際網路時代的藝術進行再定義。 “後網路”一詞並非對應于某個時間概念,而是一種與網際網路共生的意識形態,一種網路思維的方式。在藝術實踐中,“後網路” 的創作意識到了其所存在的網路體系——從觀念、 生産到傳播和接受。因此,本展中的多數作品用廣告、平面設計、股票圖、公司品牌、展示行銷和商務軟體等方式,作為視覺修辭。

展覽的各個專題分別探討有關網際網路政策、大規模秘密監視和數據採礦、網路的實體化、“後人類”概念、資訊離散的激化和開放源代碼運動,關注泛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遷,以及資訊離散、藝術品檔案化、人類語言和藝術史考查。 在今天,文本資訊往往在圖像的社會流通中充當次要角色;藝術世界中的數字群落亦是如此,很多“後網路”的實踐尚未被充分探討、介紹和分析,本展旨在提供實質性的評論和對談基礎,打破不平衡的狀態。在這個基礎框架中,才可能語境化或界定“後網路藝術”,而非僅僅視其為某種流行美學。展覽將“後網路藝術”置入理論和藝術史的學科背景,期冀在這些新事物歸於平淡之前為其確立坐標。

展覽由凱倫•阿契和岳鴻飛策劃。參展藝術家及小組包括:Aids-3D、卡莉·阿爾特曼、科裏·阿肯吉爾、艾莉莎·拜仁伯艾姆、貝爾納黛特公司、達拉·比恩鮑姆、朱麗特·博納維奧、尼古拉斯·塞卡爾迪、泰勒·科伯恩、佩特拉·柯特賴特、西蒙·丹尼、亞莉桑德拉·杜曼諾維、哈姆·范·登·多佩爾、艾德·弗尼勒斯、卡拉·漢高和馬克思·彼高夫、GCC、喬什·克萊恩、奧利弗·拉瑞克、LuckyPDF、托比亞斯·麥迪遜和伊曼紐爾·羅瑟提、馬利·穆爾、卡佳·諾維茨科娃、瑪利莎·奧爾森、加科·帕拉索、歐德·帕利賽、塞思·普萊斯、喬恩·拉伕曼、喬恩·拉伕曼和羅莎·阿耶勒、雷切爾·瑞克、巴尼·羅格斯、漢娜·薩維特爾、本·舒馬赫、鐵木爾·斯琴、黑特·史德耶爾、阿蒂·維爾康特、蘭斯·沃克林、安德魯·瑙曼·威爾遜、喬丹·沃弗遜。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