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應 | 劉辛夷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3-12-16 14:19:57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開幕:2013-12-14 週六 下午16:00

展覽日期:2013-12-14~ 2014-01-14

展覽地點:地一現場

展館地址:798西街(4號路進直走200米,第一個大十字路口左轉20米)

聯繫電話:+86-10- 5978 9172

 

當代藝術的生存環境很大部分就取決於地緣政治的演變。有足夠多的證據可以説明冷戰中永不停歇的意識形態競爭幾乎都離不開各自扶持的藝術家和設計師,雙方通過各自的宣傳渠道在圖像世界的擂臺上爭奇鬥艷。舉個離今天近一點的例子,假如沒有西方獲得冷戰的勝利,以YBA為代表的商品化了的觀念藝術可能就不會那麼迅速地得到華爾街資本的垂青。全球一統的藝術交易和個人主義價值觀直接邊緣化了歐美內部具有社會批判性的文化力量。而在西方美術館和機構展示/準入的“中國當代藝術”的奇特面貌則是另一個例子。自以為代表了西方利益的那些保守話語只在歐美以外的地方以藝術為名扶持政治批判性用以打擊地緣對手,獲取話語優勢,卻對自身內部的當代藝術的發展困境長期採取含糊其辭的策略,審查公共資助,要求社會責任,變相鼓勵藝術更多地滑向創意經濟。最奇妙的是,如今不論你身在地球上哪座中心城市,絕大多數的藝術家都只有成為安分的藝術生意人才能求得發展空間。説地緣政治是當代藝術的注腳一點不為過。

對我自己的工作來説,只要作品會被賦予公共屬性即公開展示,就需要認真推斷和觀眾思維互動的方向,這種思考也並不全然是功利性的。我必須設想總有些觀眾對我所涉及的題材有著深度的個人體驗,基本不會輕易買藝術家的賬。還有永遠比我想像中的更多的觀眾非常了解當代藝術的發生並期待它的發展,而且對廣泛的當代議題有著難以滿足的好奇心。這些設定會讓我對自己作品要求比較多,尤其需要的是開闢個人見解之外的思路。另一方面,我希望我以及藝術家同僚們的實踐也可以幫助擴大這個“理想觀眾”的來源,讓各行各業的,無論知識背景和經濟水準,都能被調動起興趣,去探究理解這個紛亂世界的新角度,並在知識和觀念上對我的工作提出補充和挑戰。

——劉辛夷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