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13年10月12日至10月25日
開幕酒會:2013年10月12日(週二)下午3:00
藝 術 家:烏山秀直、中村研一
策 展 人:梁 慶
地 點:nomade gallery(杭州上城區復興裏街499號)
獨立的共感
文/梁慶
提起“私小説”,或許很多人會想起太宰治,進而聯想到更多與“我”有關的個人世界。但凡小説,都是虛構的現實,雖然總有現實的影子,卻也有著截然不同的肌理和構造。現如今,我們已經很難再找尋顛覆性的理論去探討世界,所以如何精準別致地表達個體化的精神,反而具有更多的趣味和意義。此次展覽呈現的兩位藝術家,都從自己的現實中獲取靈感素材,進而創作出具有“私”的性質、又超越“私”的範疇的作品。
烏山秀直的作品帶有強烈的精緻美感和東瀛氣息,儘管他本人從來不認為自己在刻意追求這種感覺。自從接觸藝術以來,烏山一直在思考繪畫的意義和可能。對他來説,打破材料的界限只是表面的嘗試,思考繪畫和存在的本質才更加重要。他的作品遠看如同凝固的聲波,和諧的色彩攜帶著溫柔的氣息,仿佛把觀眾帶入某種寂靜的迴響。靠近作品,又能在其中看見不同層次的點和面,以介於刻意和隨性之間的次序,相互疊加、蔓延。在烏山看來,“點”是世界的構成,亦是他繪畫的開始,任一個微小的點,都是這浩瀚世界的影子。這不禁讓人想起“一沙一世界”的微妙,進而聯繫到曼陀羅的象徵——大小疊加的圓,因為聚集的氣場以及某種圓滿的意象,具備了曼陀羅式的精神內涵,代表著“形成”、“轉化”和“精神不朽”的永恒創造-----一如榮格所言:“曼陀羅樣式的圖型,是人類心理的全體,也是它的中心。它是調合意識領域及無意識領域的心理影像,在遭逢心理危機時,它就會被意識化,進而顯示出曼陀羅樣式的圖像。”
如果説烏山秀直的作品是通過精微的個體表達來探討世界的構成,那麼另一位藝術家中村研一,則是通過自己對表像背後的過程的關注,來揭示更多被視覺所遮罩的想像。在他看來,人們往往過於習慣性地接收“結果”,而不去想像“結果”到來之前的“過程”——結果總是理直氣壯地呈現,而達成結果的中途,或許還有更加豐富而值得珍視的存在。這也許正如推理小説的樂趣:看到結果很簡單,但更有趣的往往是之前的各種曲折往返。在此次展覽中,中村將“結果”與“過程”並置,表現出兩者之間微妙的錯位以及超乎意料的可能。例如他借用中日兩國對“愛”的不同發音和理解,呈現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收到“愛”的信號時的反應,進而將某種未完的、充滿變數的過程,與最終凝固的圖像形成詼諧的對比。而另一幅30×40cm的小油畫,則是用一支四米長的巨型畫筆所創作……
烏山秀直作品-《震響》系列-綜合材料繪畫-2013
烏山秀直作品-《震響》系列-綜合材料繪畫-2013
中村研一《愛》(截頻)-裝置、影像-2013年
中村研一《大鉛筆》--裝置草圖-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