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瓜瓞—馮真教授和她的民間美術收藏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3-08-12 16:59:45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時間:2013年8月17日——9月1日

開放時間:10:00——16:00,週二到週日(週一閉館)

開幕時間:2013年8月17日(週六)上午10:00

主辦單位:炎黃藝術館

協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策展人:崔曉東

 

炎黃藝術館將於8月17日舉辦馮真教授民間美術收藏展,這些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品,是中央美術學院的馮真教授多年來傾注了全部心血整理出的中華民族民間美術作品。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發展軌跡,也可以説它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縮影,是老一輩藝術家、教育家熱愛人民事業的心聲再現。

1980年,馮教授參與創建了中央美術學院年畫連環畫係,後到1986年該係改建為民間美術系。多年來,她單獨或帶領研究生不辭勞苦到甘肅、陜西、寧夏、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做民間美術田野考察,蒐集了極為珍貴而豐富的年畫、民間剪紙、布藝、刺繡、泥塑、面塑(也叫面花禮饃)、紙馬等民間藝術品。從民間藝術品中,可以看到:人們可以幻想利用太陽星來驅趕邪祟(陜西寶雞等地區)、也敢請老虎來鎮蛇(山西晉南地區),但在甘肅的隴東地區的端午節和五月裏,小孩和病弱者或老人又隆重地佩戴蛇盤盤吊挂用以辟邪保安康。人們還認為石頭或豕頭盆上可生出樹、生出花、生出人、豬、狗……等,反映出遠古人類祖先尊崇的圖騰文化、心理軌跡。

今天在炎黃藝術館展出的馮真教授收藏的民間美術品,正是她數十年來高度的文化自覺性和責任心的成果。也正是她代表了一批“伯樂”專家在非遺保護工作中立下的豐功偉績。

這裡展出的民間美術藏品的作者大多是己去世的“千里馬”。這些藏品,現在已很難收集到,有的己瀕臨滅絕。從這些珍貴的展品中,我們不僅學習到民間美術的傳統技藝,而且了解到祖先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文化遺産,從中可以結合研究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民俗學、社會學、藝術學、哲學、民藝學等人文科學。

這個民間美術收藏展,還展出了馮真教授學習民間美術,借鑒、吸收、融匯民間美術而創作的當代年畫等美術作品。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美術家如何在學習民間美術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因此,《馮真收藏民間美術展》,既不同於一般的民間美術收藏展,也不同於一般的個人美術展。而是“來自民間,學習民間,回到民間”的展覽,是一批“伯樂”專家保護“非遺”(民間美術)的縮影代表展覽,起著“展示、典範”的作用,其意義和影響是重大的。

 

展覽作品

雞頭魚臥蓮花遮裙帶 陜北洛川
 
庫淑蘭剪紙 剪花娘子
 
全虎紋樣圍嘴
 
陜北洛川枕頂繡片鳳穿牡丹
替身娃 陜西華陰
 
新娘紅肚兜 陜北洛川
豬頭盆上出蓮出男娃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