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798”張韞韜畫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08 20:31:4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9月10日-14日,河北衡水畫家張韞韜創作的八十米巨幅作品《意識798》將在北京798藝術區“悅•美術館”展出。

據介紹,《意識798》的創作構想産生於2009年,源於張韞韜第一次來到北京798藝術區感受到的激動與震撼。他在當年的日記中這樣寫到“……這裡獨特的環境,良好的氛圍、生動的作品、多姿的畫廊讓我感動不已,心胸激蕩……”。他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構思、醞釀,蒐集積累了大量相關資料,2011年5月在自己的工作室內開始上架,其間經過多次反覆,幾易其稿,終於在今年8月基本完成。

《意識798》是一件由40塊2×2米的畫幅組成的作品,分為《科學藝術》、《自由空氣》、《黑色幽默》、《民俗時尚》、《置身情境》、《草根文化》、《免費陽光》、《大象無形》、《銘記歷史》、《激揚老筆》等十個章節,用蒙太奇的創作方式和多種藝術手法展示了畫家在北京798藝術區的記憶、感受和感想。其中涵蓋了他對藝術與科學、當代與傳統、政治與時代、世界與中國、工業文明與流行時尚等各領域眾多問題的思索與探究。作品氣勢恢宏、構思新穎獨到,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整幅作品以畫家的思想脈絡貫穿其中,各個章節過渡自然流暢,表達的內容豐富斑斕,藝術表現方式靈動多變,融合了為數眾多的各類藝術元素與符號,其組合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如開篇第一章中,畫家以飽滿的紅色象徵科學、沉靜的綠色象徵藝術,在現代工業文明的廠區背景上勾勒出了愛因斯坦與達芬奇的頭像,目光深邃、動人心魄。畫家用這兩位“跨界”巨人的形象闡述了這樣一種理念:“越是科學的,越是藝術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科學與藝術的敬仰與崇拜。錯落分佈于畫面之上的篆刻作品,或是註釋説明,或是昇華主題,或是闡述觀點,與整幅畫卷和諧地融為一體,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

與畫作同時展出的還有數個裝置藝術作品,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畫家的內心世界與心路歷程。如根雕作品《示心》就是畫家的個人寫照:殘缺的樹榦上刻著畫家的簡歷,飽經風霜卻始終高昂著頭顱,敞開的軀幹象徵著開放的胸懷,放置一旁的是傷痕纍纍但不改本色的心臟……這些裝置藝術作品是張韞韜數年來苦心孤詣、精心製作完成的,如同文章的注腳、樂隊的副歌,與整個畫展相得益彰。

張韞韜1944年生於河北安平,1964年考入南開大學物理系,有著多年的基層美術工作經歷,曾供職于縣、市文化館、群藝館。他的藝術創作種類繁多,早年從事年畫創作,後來逐步涉足國畫、油畫、書法、篆刻、攝影、根雕等多個藝術門類。1984、1985、1989年三次參加全國美展,1991、1992年兩次參加中國油畫展,1997年在河北畫院舉辦《張韞韜藝術邀請展》。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