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新﹣藝術家創作自述
上千年的陶俑與高溫的窯火仿佛都是遙遠和不可及的過去了,而這一切正是今天在美國加州多年來一直在默默的追尋著的創作源泉。在我的雕塑形影中撲捉著遠古文化在我們今天精神層面的得與失,在泥土燒制經驗中的色彩的詭變中探索著精與髓,在這些作品表面所呈現的特質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內涵。
陶泥這種傳統的材料和當代藝術之間的矛盾性被做為實驗的基點。多年的探索,無論從創新的理念上和藝術形式都堂而皇之的將傳統陶泥與當今藝術拉的更近。
從材料到形象看上去彷彿是傳統的再現,但誰都難以抗拒作品的當代感染力和重量,作品的背後傳遞的感悟和針對人性、生死、宗教、文化和精神層面的現世思考。從作品的深度和藝術造就,不難體會到好的藝術必定源自對事物的敏感和對人的關懷。我認為人性和人類本質從古至今沒有質變,只是時代導致了其形式的變化,而我的感悟也就自然引導我作品的內容,而用藝術的形式去表達個人的情感時,一個恰當的材料顯得極為重要。這一點也不會因時代的不同而改變。泥土對我來講不僅僅是一種材料,它與人的生命本質最近,只要你加進你的精神和靈魂足以。正是這種不隨波逐流,用心而作才使得我的藝術突顯的十分有特點和個性。
在我的作品中,觀眾不難看到強悍和懦弱,古老和現代,自信和自嘲,嚴肅和幽默。他們所傳遞是對今天人的生存品質的質疑。在融入古今中外和個體經驗與一身的俑們活靈活現的自述著自身心理的迷惑和疑問。
張萬新
1961年出生在中國長春,1985年畢業于瀋陽魯迅美術學院雕塑係,1996年獲美國舊金山美術學院碩士學位並任教于該校雕塑係,2010年起受聘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術系為客席敎授。儘管他在中國開始接受藝術教育和創作,但是他的藝術語言發展卻是在美國形成的。1992年來美國之前一直從事金屬雕塑創作,其中作品被北京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來美後重創藝術語言而再受到行內注目,到目前張萬新作品已在美國多家美術博物館舉辨過個人雕塑展,其中包括在懷俄明大學美術博物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術博物館,加州佛朗西諾美術博物館,密執安州科學與美術博物館,華盛頓州巴維爾美術博物館,愛得荷州博爾悉美術博物館,蒙大拿州希爾迪美術館和佛羅裏達州穆爾恩藝術中心。張萬新曾多次獲獎其中包括1989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辨的中國第七屆全國美展雕塑銅牌獎,2004年獲在紐約的 The Joan Mitchell 基金會雕塑家獎及2006年獲在芝加哥 Virginia A, Groot 基金會雕塑一等獎,同年獲美國國家基金會和Andy Warhol 基金會獎,其作品被廣泛展出,發行出版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