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墨三味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4 13:52:1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姜鴻作品 絲瓜 中國畫 2011年 扇面

 

展期:2012年3月11日(週一)→5月10日(週四)

地點:北京朝陽區霞光裏66號遠洋新幹線E01室

 

“品墨三味”展覽于3月10日在北京力源藝林畫廊,展出姜鴻、于躍、劉榮的30件中國畫作品。

“品墨三味”展示三位中國畫家的作品,姜鴻的大寫意花鳥、于躍的沒骨花鳥和劉榮的山水畫。三位畫家年齡相倣,其作品似乎是這一代中國畫家創作現狀的縮影。他們正在竭盡全力探索如何建構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和中國畫的形式語言。

力源藝林畫廊位於北京朝陽區繁華的三元橋旁。畫廊面積300多平方米,展廳分為兩層,主要展示當代中國畫家的原創作品。畫廊堅持以“誠信”為經營宗旨,力求營造一個高品位的藝術平臺,服務於社會。

 

品墨三味——讀姜鴻、于躍、劉榮的作品

這些年來,我看了許多的展覽,既有中國畫也有源自西方的油畫、版畫、雕塑、攝影、裝置和其他媒介的作品。隨著視覺經驗的積累,我發現這些源自西方的藝術更加關注對現實存在的表現,注重形式語言,其視覺效果更具感染力,其作品似乎形而下;而中國畫對現實存在的表現似乎是在産生距離,不關心受眾的感受,其作品似乎以求形而上。如果將中國畫與其他媒介的作品放在同一個空間展出,缺失視覺感染力的往往是中國畫。為什麼會産生這種感覺?也許,今天的中國畫更加注重技法的表現,缺失整體的形式語言,既畫面構成的整體性與精神上的震撼力……?也許,這幾百年來中國畫表現過於程式化?……

認識于躍很久了,經常在一起討論藝術,他又介紹我與姜鴻和劉榮相識。他們三人年齡相近,藝術創作上各有所長,創作中面臨諸多共性問題,如:中國畫的形式語言與技法的和諧、作品個性化語言的建構與時代精神的表現……

姜鴻的大寫意花鳥源於深厚的家學淵源,其畫面構成和筆墨皆出於經典的大寫意花鳥傳統。通過長期的研習和創作,他正在從中提煉出既符合中國畫傳統標準又屬於自我的繪畫語言。其成功之路依託于作者對傳統藝術的執著和青出於藍式的繼承之路。這也是近代諸多前輩中國畫大師們所選擇的、艱難的必由之路。

讀于躍的這批花鳥畫,不難看出他捨棄了諸多的傳統繪畫表現技法和內容,這種對捨棄之提煉難度超乎常人之想像。捨棄恰恰是抽象繪畫之精髓。這也許是他在此前數年對抽象繪畫探索後回歸具象繪畫的開端。他將畫面的構成和繪畫技法做到極簡,而對細節的描寫精緻入微,從而使畫面的語言做到單純而不簡單,這或許是對傳統中國畫形式語言和技法的重新解構,亦或是他探索具象繪畫新語境的開始。

劉榮的山水畫可以稱之為標準的學院派中國畫,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被作者在殫精竭慮的創作過程中將表現內容充滿整個畫面,千岩萬壑,草木崢嶸無一不在他的筆下得到充分的表現。讀他的繪畫,可以看到其對大自然的極為深入地描寫以及對中國畫表現技法幾乎窮盡式的探索與表達。

“品墨三味”的作品似乎是這一代中國畫家創作現狀的縮影,他們正在竭盡全力探索中國畫形式語言的當代性、個性化語言的建構和技法傳承與創新。他們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文/ 晉華

2012年3月5日

 

1   2   3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