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機構: 北京美麗道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 2011.12.2--2011.12.21
策展人: 尚輝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二十二院街藝術區6-27 北京美麗道藝術中心
王鑫生意象現實主義的文化跨越
藝術史學博士、中國美協理事、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美術》雜誌執行主編/ 尚輝
跨文化現象是今天社會發展中越來越帶有普遍性的一個問題。美術中的跨文化現象,更多地出現在旅居、定居或移民到國外的一些美術家的創作上。一方面,這些在國外生活與工作的美術家為適應異域的文化生存而自覺與不自覺地去表達所在國的人文情感,藝術語言與表現手法也多半追隨所在國的流行藝術樣式;另一方面,這些美術家又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母體文化的審美情感,甚至於一些最基本的藝術判斷與藝術崇尚也都擺脫不了母體文化的影響。這樣就形成了這些美術家藝術創作的跨文化特徵。
移居美國休斯頓已近20年的王鑫生,在他的藝術創作中就非常鮮明地體現了這種文化的跨越性。一方面他用相對寫實的油畫描繪了當代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並通過肖像繪畫塑造了美國民眾心目中的一些公眾人物形象,從中不難看出作者作為美國公民與他們思想情感的息息相通;另一方面他的油畫藝術特徵又隱藏著中國本土文化的深深烙印。譬如,他畫的草根系列、音樂家系列、爵士樂系列,雖然描繪的都是美國人,但作者選擇的表現對象卻主要集中于美國社會的底層民眾,尤其是選擇的一些具有社會批判性的黑人乞丐、越戰老兵和街頭藝術家。具有現實主義思想特徵的這些作品,無疑都和王鑫生在中國本土受到的藝術教育密切相關。再譬如,他選擇寫實油畫作為他繪畫的基本表現形態,這不僅適應了美國當地藝術收藏家的審美趣味,而且便於他現實主義藝術創作的思想表達。富有意味的是,他的寫實油畫和國內追隨歐洲傳統寫實油畫的流風相距甚遠,而多多少少體現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遺韻。但更為重要的他的那種可以作為他個性風格標誌的意象寫實主義,卻來自於中國母體文化,尤其是中國畫的水墨寫意特徵幾乎構成了他意象性的全部藝術靈感與才化。還譬如,除了描寫人物,他還創作了禪荷系列、睡蓮系列和雨鶴驚春等風景。但這些充滿禪意、表現天籟的作品很難歸屬西方風景油畫的審美範疇,而更接近中國花鳥畫。顯然,王鑫生在這些花鳥作品裏使用的是印象光色觀照風景的呈現方法,而在審美內涵上營造的卻是東方文化的哲詩與意境。
1949年出生的王鑫生,是典型的“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共和國的同齡人。他的成長經歷埋藏了太多與這個新生國家共同經歷的文化變遷。這種文化經歷無疑鋪墊了他關注社會底層、與普通民眾休戚相關的現實主義藝術的精神底色。他出生於西安、成長在河南,這兩個中國歷史文化的古地都澆灌了他藝術的靈慧之根,這是他不論跨越何種文化都不會被消解的母體血液。作為時代的幸運兒,他在改革開放的90年代赴美旅居。在當代世界藝術中心,他潛心西方傳統和現當代藝術的研習,在成為一個旅美畫家的過程中,飽嘗異域文化生存的艱辛並最終在文化跨越的探索中確立了東西方藝術間的臨界點,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與風貌。
當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綜合國力的提高而把中國文化作為一種價值觀去影響世界的時候,那些旅居國外的華人藝術家其實早已通過他們每個個體的藝術創作進行了種種文化跨越。王鑫生的這些作品正是跨文化學藝術史的研究對象。
2011年8月18日于北京22院街藝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