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道”藝術提名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28 13:59:5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策 展 人:陳 默

出 品 人:趙義海

展覽執行:胡蘭傑

展覽主辦: 空港10號藝術機構 www.konggang10.com

展覽時間: 2011.12.18- 2012.01.15

展覽開幕: 2011.12.18下午三點

展覽地點: 成都市武侯區航空路10號好百年家居廣場紫蘭商廈五樓 028-85287881

參展藝術家: (按年齡排序)

王敬恒、譚昌鎔、彭先誠、錢來忠、羅其鑫、徐恒瑜、劉樸、吳緒經、張修竹、秦天柱、王川、葉瑞琨、梁時民、林茂森、蔡寅坤、李青稞

水墨之道 文韜武略

陳 默

在本土當代藝術的大背景中,各種藝術方式和語言,均無例外地獲得了以創新為理由的參與權和實驗權。這種權力的獲得,也是對文化責任的強化,對藝術家的修養儲備和人文道德水準提出了更為刻克的要求。社會的轉型要求藝術家重新審視作品的切入點和創新維度,而新的切入點和新視覺可能,又必然會扭轉本土水墨藝術生態的大格局。一味固守古代文人與西方現代藝術的價值觀與文化觀,難免造成文化心理上的隔膜與精神時差。同時,都市化與消費文化不斷擴張的歷史進程,對於水墨藝術而言,又是一個新的藝術符號與視覺訴求生成擴展的過程。只要我們努力把獨立知識分子的立場注入到水墨藝術創作中,認真研究當代人的心理與生存狀態,就有可能在感受生活的變異及新的文化資訊時,尋覓到切中現實應照時代的文化圖像。

我們正處在現當代藝術百年曆史發展基礎上的文化更多元、更融合、更新奇的國際化大語境中。經濟的快速發展,資訊網路的蔓延擴張,都市化進程的加快,都使得我們不可能再虛幻地寄情于宋元山水、明清風物,再週而复始地用筆墨紙硯老生常談。“水”還是那水,“墨”還是那墨,但使用者的身份特質和表達對象內容都已時過境遷。此次邀請到的15位藝術家,涵蓋了成都平原水墨藝術的強勢力量,他們的年齡差異相對較大,並且有著不盡相同的知識分子背景和生存體驗,在藝術實驗方面,也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和面貌,對不同的語言方式及相互交叉融合的可能做出過種種實驗與追問,因而在使用水墨材料方式表達個人感受時,有著豐富多變的人文張力與彈性。當然,重要的不是水墨材質,而是表達的品質和傾訴的力度,以及使用的結果。藝術家用他們的“都市水墨”作品,向我們重申藝術原則:在有效勞動中創造人文價值,創造快意人生。

2011年10月27日

 

簡 介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