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書畫“尋根”學術邀請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23 09:34:1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奪胎換骨”當代中國書畫“尋根”學術邀請展 暨黃庭堅誕辰966週年紀唸書畫藝術展

策展人:丁寶

學術主持:付愛民

展覽時間:2011-06-28~2011-08-01

展覽地點:黃庭堅紀念館

主辦單位:魯慕迅藝術工作室

協辦單位: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創新與産業研究基地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創作中心、和順源(北京)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參展人員:魯慕迅、劉蔭祥、吳海浪、郝愛平、高坤水、李暉、曹漁、馬順先、吳冰、陳立新、徐立新、范琛、付愛民、許瑩、趙東、趙盼超、蔡萌、丁寶

 

奪民族文化元胎,換時代藝術風骨

文/ 付愛民

“奪胎換骨”是宋代著名書法家、詩人黃庭堅提出的文藝創作理論學説,本意是指以新的語詞對原句修正來重塑古人的詩意謂之“換骨”,或完全運用自己的個性語言重新遙追古人詩意的境界謂之“奪胎”。從更為宏觀的藝術理論角度來重新詮釋,奪胎換骨法就是指點藝術家在創作時如何與前人藝術經驗對話、溝通的一種方法,強調民族傳統藝術語言與當代藝術創作內在的血脈聯繫。重新解讀黃庭堅的“奪胎換骨”思想,對於當下的中國書畫藝術發展顯示出非常重要的學術意義。

擺在當代中國畫畫家面前的一個抉擇是,我們的當代藝術創新還要不要傳統?或者更準確地説,是我們的藝術創作應當如何去承揚如此巨大的傳統資源?當然,如何描述我們所擁有的傳統?需要更多的學者專門研究陸續給出一個更為系統的答案,這個工作和我們的藝術實踐在最近的20年裏恐怕是要相攜而同行的。作為畫者,我們所需要儘快思考和找到的途徑,是如何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民族藝術傳統精髓在當代藝術發展當中的作用,這裡説的傳統是我們現在所能夠認知的傳統。其實,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往往誤讀了傳統藝術經驗本身。早在宋代,尤其是北宋中期稍晚——民族藝術發展即將迎來一個鼎盛年代的醞釀時期,他們面對著一個龐大的唐代藝術傳統和時代創新的壓力,那時的藝術家已經在考慮如何解決這樣一個難題,而黃庭堅的經驗“奪胎換骨”是對這一藝術創新經驗最好的注腳。錢志熙先生認為,黃庭堅是一位“藝術哲學家”,他的詩學理論體系已經在辯證地看待“學古與創新”的問題,並將這一批評視角轉換為藝術家可有效操作的一種創作方法論。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