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金山鴻爪——鄭森池攝影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1-01-10 15:41:39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名稱:覓金山鴻爪——鄭森池攝影展

展覽地點:廣東美術館 10、11、12廳

展覽時間:2011年1月14日—3月6日

1849年美國西部發現“金山”後,中國移民蜂擁而至,許多華人作為“契約勞工”前往挖金礦,掀起了淘金熱。其後,美國開發西部修築中央太平洋鐵路,華工又成為築路的主力,備嘗艱辛。許多人在艱險繁重的勞動中犧牲了寶貴的生命。到19世紀七八十年代時,參與美國西部開發的華工達10多萬之眾,華工們把他們勞作和安家落戶之地稱為舊金山,以區別於後來開發的澳大利亞的新金山,於是也就有了“金山客”這個稱謂。淘金熱帶動了加利福尼亞等地的經濟發展,中太平洋鐵路的貫通成為美國的崛起的動力引擎,其中,華人厥功甚偉。

這是一段由淘金熱浪中集體慾望所創造的早期華人的移民史,一段華人創業可歌可泣的奮鬥史,它不可避免的也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血淚史。

一個族群跨越太平洋的篳路藍縷,從開始的涓涓細水到此後的人潮流涌,由此深重的歷史事實和豐富的文明背景所構築的一個160多年前的淘金夢,何其壯觀。

雪泥鴻爪金山夢,歷史的遺痕不該因時間無情和歲月淘洗而忘淡,理應深深鐫刻在華人族群發展的史碑上。

鄭森池先生的《覓金山鴻爪》展,無疑是這部“史冊”書寫中獨特的厚重的一筆。它是一系列以探尋1849年到1882年華工在金山,淘金開礦,參與工程艱巨史無前例的中太平洋鐵路構築遺跡的攝影創作,所拍攝的場景包括具有民族特色的廟、工寮、中藥鋪、雜貨店甚至亂葬崗、賭場、妓院等。

鄭森池先生作為出生台北,現居美國洛杉磯的海外華人攝影家,曾是上世紀70年代帶動台灣現代攝影潮流的「V-10視覺藝術群」(Group Visual-10)的重要成員,他與其他成員一道,打破當時禁錮的社會風氣,接受了國外新興文藝思潮,顛覆流行當道的沙龍攝影所推崇的詩情畫意,倡導寫實攝影與現代觀念,推動台灣現代攝影的發展。

自2005年起,鄭森池先生以一個華人優秀攝影家的獨特視覺,讓攝影與歷史結緣,採用文化人類學田野考察的方式,用鏡頭尋覓華人先民在金山所遺鴻爪,耗費三年時間,長途跋涉九個往返,完成全長六百九十英哩中太平洋鐵路的行程,使用傳統的大型相機和銀鹽黒白底片,並親自手工操作暗房製作照片,以期“盡可能以史詩的形式來表現這段百年的華工血淚史。”

鄭森池的攝影作品富有深沉的史學意識和誠摯的人文關懷,表現的場面恢宏而細膩。他的創作,為這段史實增添形象憑藉,為我們解讀史實增加可視的質實信物。此次在廣東美術館展出,意義非同尋常,因為當年金山淘金的華人絕大多數來自廣東。以如此豐富的尋覓粵人先民海外創業遺跡的圖像在廣東展出,無異是一次富有文化意義與歷史追尋的“尋根返鄉”。

廣東美術館一向關注海外華人美術和攝影,海外優秀藝術家都是我們的學術目標,2008年,我館曾展出和收藏以長期跟蹤關注拍攝海外華人“金山夢”而著稱的劉博智先生的作品,現在,我們非常榮幸地展出收藏鄭森池先生的作品更加直接和歷史感的切入“金山夢”的主題,也剛好與之形成歷史與現實、場景與人物的對比,互為映襯。我們感到,這樣有序有學術目標的展出收藏策劃,使我們的“收藏鏈”更加多彩完美,收藏研究特色更加顯著,值得欣慰。

 

全南海 供稿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