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藝術”,作為一個定義和描述的概念,産生於1990年代初期華人當代藝術始與西方“遭遇”後的命名,尤其是面對以西方為主的展呈和論述中心而言,更多帶有是對待“他者”的定見。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首次規模化展示中國當代藝術的“東方之路”(還包括亞洲其他國家),還停留在傳統“東方學”式的分類慣性時,或帶有“後89”冷戰思維下的政治意識,那整合了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當代藝術為主體的“蛻變與突破:華人新藝術”展覽(高名潞策劃),是首次自我發聲的正名;同時,90年代中後期出現了更多的在香港、台灣等地以“華人”為名的攝影展和藝術展,儘管在頻繁的交流背後也涵蓋了更多地區經濟利益、政治和解的深層動機。
2000年以來,隨著中國官方對當代藝術的解禁、政策積極扶持,內地各大城市紛紛舉辦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雙/三年展以及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設立,都使的國際語境中的“華人藝術”又呈現出非常複雜的意涵和現實性,不僅針對主要的華族文化區域,而且甚至表現在國際舞臺上之間的微妙的角力(90年代後期回歸中國的香港和澳門,和台灣作為“地區”頻繁參與國際交流)。中國藝術及市場的急速發展令全球矚目,也使其成為“華人藝術”的真正的主體性景觀,超越簡單“中國性”的文化定義和藝術觀念,是全球化生存中最為明確和開放性的思考,“華人藝術”如何轉化、置身和共用於世界視野之中,而不僅作為一種文化的、藝術的、意識形態的樣態,是非常關鍵的議題。
事實上,通過“紙上美術館:12位華人藝術家”展覽邀請的12位華人藝術家的個案研究和特別項目的展示,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前述議題的各個層面的思考,甚至可以表現為一種“矛盾中”碰撞的對話的激活。
作為展覽項目的構成,本次展覽的展示形態涉及雕塑、裝置、油畫、電影、互動遊戲,包括一個藝術家主導的“工作坊”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展覽期間每天發生的現場藝術“行為”。這些作品形態的構成,不僅使觀眾停留在視覺、聽覺的感知和享受,也深入到一種全新的知識場域中。而隨著展覽的進行,與我們通常理解下的藝術的定義及其可能性的邊界的分裂,也會産生出豐富的、往復迴圈的思考。
我們希望由作品引發的這些“討論”和“思考”會是舉辦本次展覽項目的核心命題,同樣期冀在當下的藝術生態環境中,《當代藝術與投資》的工作不僅局限為一個靜態的紙媒,而是完全的參與到了藝術生産的各個重要環節和機制化工作中,並不斷産生積極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