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寓太虛”張火炎繪畫作品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30 10:08:0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主辦單位:北京紅子蘭藝術中心 Cocolan Art Center

策 展 人:劉北光

展覽時間:2010年9月21日至2010年10月7日

酒會時間:2010年9月25日下午3:00(15:00)

營業時間:9:30-18:30(週二至週日)


《大覺寺凈像》2010年作,丙烯畫91×117cm

20世紀80年代之後,中國的當代藝術逐步成熟,伴隨而來的是藝術的濫觴和新意識形態的集中展現。學院派藝術開始從主流藝術轉換為邊緣藝術,藝術表現形式也不再是單一的架上繪畫,其他藝術形式也紛遝而至。

此時,張火炎先生正執教于國立東京藝術大學,他的藝術理念並沒有受到藝術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他依舊潛心作畫,探尋藝術的真諦,對“商業媚俗”的語調不屑一顧。

張火炎生於上海的一個藝術世家,早年受父母的影響,從小喜愛繪畫,大學時求學于中央工藝術美學院,而後到日本繼續深造,師事大藪雅孝先生,博士畢業留校執教,後返聘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教至今。張火炎豐富的藝術經歷,使他在年輕之時便有深厚的繪畫基底,海外留學,另他視野開闊,藝術觀念得以創新豐富,表現技法也可謂嫺熟概括。

他的藝術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日本文化的雙重影響,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讀出動靜相宜的生活情趣,靜謐的畫面,溫和細膩的人體,在傳統的寫實主義風格中,張火炎極力的把它們表現的更加唯美。畫樹則有青翠欲滴直入雲霄之姿,畫荷則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態,河水清清,房屋依舊,仿佛一切都如此樸素真實,存有藝術的氣質。靜謐溫和的畫面如同一首散文詩,在情深意切之處,盡情訴説田園風光的清新別致和寺院建築的美輪美奐。他的作品帶我們走進一個新的藝術狀態之中,畫面充滿了中國的元素,風格趨向日本印象,西畫特有的表現技巧使它們交織在一起,共同表達了異文化所帶來的創新觀念。

詳情請在地址欄連結:http://www.bjcocolan.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22院街藝術區6號樓39號

Add:Building No.6-39,22 International art plaza,BaiZiWan Road,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電話:010-58074922 傳真:010-58074911

E-mail: hongzi_cocolan@126.com

Web: www.bjcocolan.com

開車路線:國貿橋東南方向,三環外百子灣路蘋果社區,今日美術館3號館東100米


《富貴牡丹》2010年作,丙烯畫65.2×53 cm


DSC00169一塵不染


火炎作品-法海寺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