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群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0-08-24 15:50:17 | 文章來源:雅昌藝術網

  

展覽時間:2010-09-04~2010-11-15
開幕酒會:2010-09-04 14:00
展覽地點:藝門畫廊
 

儘管想到可能會有人批評我們過度美化學院派的“社會現實主義”描繪手法,我們還是無法忽略許多中國藝術家作品中的一個共同特性,即對集體記憶中共同體驗的時刻進行現實主義描繪,例如表現重大歷史事件的繪畫作品。現在,這些歷史元素再度出現在今日不同種類的藝術作品、藝術媒介甚至藝術家輸出的過程中,既然如此,與其去辯論這種蘇式學院派教育的好壞,我們為什麼不乾脆通過舉行一個展覽的方式,對此進行一次非正式調查呢?

在這裡,儘管當今“憧憬美好明天”的勵志口號依然大行其道,我們仍然抽取部分樣本,推出了這個新作品群展,參展作品皆無法“逃避”歷史的誘惑。當中國正奮力向前,努力建設一個“新中國”——一個在經濟和科技方面皆突飛猛進的國家。而文化,背負著沉重歷史包袱的文化遺産,無法避免,不可逃遁,成為每個個體都必須承受的心理負擔,從過去到現在,直到未來。

眾所週知,藝術家最擅長將那些被遺忘的、不可見的、無法言説的事物變得可見可感。藝術家從不畏懼禁忌,總是迷戀那些被忽略的事物,並且擁有一種詭異的稟賦,將那些被其他人丟棄在垃圾堆的故事和被束之高閣的史書卷冊重新挖掘,賦予其活力,再度讓它們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藝術家總是提醒我們,無論我們如何盡力忘卻過去,歷史的鐘聲一直在無情地鳴響,經由日常公民教育嵌入我們的集體記憶。官方紀念碑、公共假期、荒廢的居民建築、連環畫英雄和許多眾所週知的英雄人物都在發出歷史的聲音,我們經常看到,卻總是忘卻歷史的告誡。

儘管我們竭盡全力地著眼于未來,目不斜視地直視前方,歷史都始終存在於我們所有人的視線邊際,並將不可避免地抬起它不詳的頭顱,打開裝滿無窮意象的“潘多拉魔盒”,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留下蹤跡,不期然地烙在自反的記憶之中。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