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園驚夢-奧爾末與圓明園歷史影像”展訊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02 17:19:5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主辦單位: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秦風老照片館、東莞展覽館

協辦單位:日本雄松堂書店、三人行老照片藝術館海峽兩岸文化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支援單位: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

展覽時間:2010年8月3日-27日

展覽地點: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開幕時間:2010年8月3日 下午2點

2010年是圓明園罹難150週年,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台灣秦風老照片館和東莞展覽館共同主辦的“殘園驚夢-奧爾末與圓明園歷史影像展”將於8月3日—8月27日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展出。12幀奧爾末圓明園底片沖洗出的72幅大型原件照片,2幀一百多年前的原玻璃底片將首次與公眾見面。

德國人恩斯特•奧爾末,原為專業攝影師,大約1867年在廈門開設一家照相館,來年放棄照相館生意,轉到中國海關工作,此後46年間,奧爾末始終維持原工作,先後居住在廈門、北京、廣州、青島等地。1914年,奧爾末退休後,攜妻還鄉,于1927年過世。1873年,奧爾末任職北京海關時,拍攝了一組圓明園的照片,距圓明園被毀僅13年,就目前可以考證的圓明園歷史影像中,奧爾末的作品是最早的,比托馬斯•查爾德(Thomas Child)還早上4年。後其作品曾透過滕固的著作為中國人所知,該書圖片也被反覆引用,或被複製做小型展覽。但奧爾末的原作底片,以及由底片直接沖印的原件照片從未在中國大陸公開過。

這組12張玻璃底片後由奧爾末的遺孀交給德國建築學者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中國學者滕固訪德時得以發現,十分震驚,並借出這批底片到上海印行專書。1933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滕固編輯的《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這些底片運回德國後,由於戰火的隔斷,這批底片的下落便不被國人所知。甚至傳説其在二戰中已毀於炮火,更添增了底片的神秘感。

秦風老照片館經多方查訪,于2009年查到奧爾末照片的原玻璃底片12張的下落,並籌募鉅資在2010年5月28日從海外購回這批對中國人而言的無價之寶,在紀念圓明園罹難150週年之際,將這批珍貴的影像文物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首次向公眾展出。

今日的圓明園早已不是這12幀圖片顯現的模樣,這批圖片的品質如此之好,呈現的細節如此豐富,仿佛攝于昨日。本展為中國近代史、攝影史的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了難得珍貴的史料素材。對於國人來説,圓明園的記憶不僅僅是殘留在廢墟中的華麗,終於可以透過這些影像一睹其些許風采了。它們將再次激起我們對這段歷史的思考和回憶。此展在世界藝術館展出後還將在東莞展覽館巡展。

研討會主題:「圓明園情結」與近代中國的發展

時 間:2010年8月3日(星期二)下午三點

地 點:中華世紀壇二層世紀大廳

主 講:

  秦 風  收藏家

  王 軍  新華通訊社高級記者

  李 斌  畫家

  馮 侖  萬通集團董事長

展覽活動: 2010年是圓明園罹難150週年。為此,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台灣秦風老照片館和東莞展覽館在8月主辦“殘園驚夢—奧爾末圓明園歷史影像”展。用12幀奧爾末圓明園底片沖洗出的72幅大型原件照片,清晰記錄了西洋樓遭劫後的殘容遺貌。為紀念在戰火中消失的這座匯集中西文化的皇家園林,展覽期間我館將組織“追尋奧爾末的足跡,重訪圓明園”活動,特別邀請徐家寧先生帶領觀眾現場講解,徐先生從事圓明園歷史文化研究多年,他的解讀將有助於還原昔日王庭至極致美的景象,同時觀眾對於圓明園由盛至衰的歷史將會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活動主題:追尋奧爾末的足跡,重訪圓明園

時 間:2010年8月7日(星期六)

主 講 人:徐家寧

集合地點:中華世紀壇北門

參與方式:預約報名 額滿為止 (50人)

報名電話:59802222

活動安排:

1.8:30中華世紀壇北門集合。

2.9:00乘大巴前往圓明園(預約觀眾憑有效證件登車)

3.10:00重訪圓明園活動開始。

  1) 圓明園背景介紹

  2) 西洋樓介紹

  3) 觀眾互動:按照奧爾末的拍攝角度拍攝現在的西洋樓,對照奧爾末的照片確定殘存的石構件原來的位置。

4.12:00活動結束

活動後續: 參觀活動結束後世界藝術館將在官網開闢互動板塊,觀眾可將自己的感受通過文字或者攝影作品表達出來,發送到worldartmuseum@yeah.net。截止日期2010年8月27日。

簡 介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