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觀照與鄉村生態”楊培江惠村創作的個案研究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02 09:05:3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楊培江,白色村莊,油畫,100×80cm,1998


      主辦:紅玫瑰白玫瑰現代美術(畫廊)

  策展人:武湛

  參展藝術家:楊培江

  展覽時間:8月7日至9月1日

  開幕酒會:8月7日16:00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798東街

  前言:

  通常來説,個體化的感受和提煉性的表達往往是藝術創作的主軸,而生活中的刺激和觀念上的影響則是藝術創作的助因。

  對於藝術家而言,在思考和創作的過程中,如果能夠超脫簡單的生活刺激和機械的外在影響,並同時深刻而自然地回向個體化的內心觀照,其作品便不再僅僅是“外觀于物”的藝術再現,而更成為了“內察於心”的文化表達。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個體觀照的深化和表現方式雕琢,一種具有鮮明個人魅力的藝術風格便會應機而生。同時,依託于這種“外感內化”的創作方式,藝術家的作品也便能夠更加凝練而準確地凸顯其獨特的“個體氣質”。這種個體氣質絕不僅僅是某種標簽性的文化符號或生硬的語言執著,在哲學的意義上,它已經成為藝術家由內而外的個性昇華。

  當然,或許有人認為所謂的“個體氣質”也同樣是一種標簽,那麼假設這個判斷能夠成立,則由於這種“標簽”中沉澱了藝術家深厚的內在情懷,這些作品便具有了一種技術上“能學”,而品格上“不能似”的美學特質。於是,倘若從齊白石“學我者死,似我者生”的論斷逆推,這樣的作品便因為它的“不能似”而具有了藝術上唯一性,並能夠在藝術史的洪流中成就“一家之言”。

  楊培江便是這樣的藝術家。

  1985年,楊培江開始將其創作的關注點投向“惠村”。但是楊培江對於惠村的關注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寫生”或“旅行”,相反,他已經深深地介入了惠村的日常生活,並將自己的藝術心靈和文化關懷安放于斯。於是,從這時起,惠村便細膩而輕巧地介入了楊培江的藝術創作,而楊培江也謙謹而內在地介入了惠村的日常生活。在二十多年的時間中,楊培江一次次地到訪並駐留于惠村,不斷地用他的畫筆記錄著這個南方鄉村溫婉的生態,惠村周邊的山景、水流,村落裏的房舍、藤樹,田壟上的農人、農事,房前屋後的村婦、頑童······四季的更疊和世事變遷幾乎全部被他收于筆下,而藝術家也在這種持續性的記錄和表達中,不斷地探究和表達著內心深處的人性關懷。於是,正是由於這種“雙向的介入”,惠村之於楊培江便不僅僅是一個可資獵奇的“別處”,而楊培江之於惠村也不僅僅是一個偶然造訪的“他者”。可以説,“介入”而非“旁觀”構成了楊培江對於惠村的基本態度。一系列的“介入”不僅形成了藝術家對於惠村獨特的個體觀照方式,而且最終在這種觀照性的表達中,使觀者眼前的惠村生活呈現為一種文化性的鄉村生態。

  本次展覽以自然時間為線索,展出了楊培江從1992年到2006年的一系列關於惠村的代表性作品,呈現了其繪畫風格轉變中所暗含的“野獸派→後印象主義→獨特個人語匯”的線性沿革,同時展覽還整理並展出了與作者的惠村創作相關的大量圖片和文獻。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能夠在梳理藝術家創作歷程的同時,呈現楊培江對於惠村的獨特個體觀照,探討惠村生態對於楊培江藝術創作的深刻影響,並研究楊培江作品中的個體氣質及其在當代中國藝術語境中的個案價值。

1   2   3   4   5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