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藝術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20 15:51:58 | 文章來源: 今日藝術網

 

“場”藝術展

展覽時間:2010.3.9-2010.3.31

主辦機構:大象藝術空間館

展覽地點:新竹教育大學竹師藝術空間

 

當代理念、學術研究,一直是大象藝術空間館關注的課題,此次由張羽老師策劃,邀集六位當代具有影響力藝術家共同展出的“場”──當代藝術展,可説是近兩年大象藝術空間館重要的學術性展出。

“場”作為這個藝術展出的切入點,目的在於探討另一種非具像藝術表達的可能性。因此,它不是簡單的可視空間概念,而是藝術家主觀明確的理念。藝術家們透過各自的認識,各自的智慧,各自的方法,各自的媒介,各自的層面,將表達潛含在表達的過程中。這些日常的、經驗的、單純的、思辨的,都在這個“場”呈現出來。讓每一個閱讀者比較自己的日常經驗,感受和體會藝術家面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以及自己的認識和態度。

王光樂的作品“刷壽漆” 來自他小時候南方還在興土葬時的所見;石晉華“走筆”的行為應該來自日常生活童年記憶;劉旭光通過生活經驗的自然化的觀察方式,重新發現了具有文化屬性的《墨滴》,真實地反映著週遭環境中的靜態與動態的事物變化;張羽的作品《指印》是一個經行為並把過程、時間留在痕跡中的敍事;秦玉芬《無言的風》裹扎的不只是蒲扇本身,而是關於幾代人的記憶;徐紅明對某種不確定性充滿興趣,行動與唿吸帶動著手的抖動都會改變著畫面感覺,以此強調不可預見性,不確定性及模煳性。

“場”是一種表達,是一種呈現藝術內涵的潛在模式。此次的展出是藝術家對再現藝術模式的不屑一顧和批判,也是對西方抽象藝術的質疑,是透過方法(行為)去體驗境界中的媒介及材料的質性,並透過不斷重復詮釋過程本身的意義和思辨性,從而獲得無形的深度。

 

展出時間:2010年3月9日~3月31日

開幕座談:2009年11月14日(六) pm 2:00

座談啟劃:張羽

座談提綱

1、以“場”藝術展,論“場”及藝術作品

2、從方法論看藝術家表達的創造性

3、從“場”藝術展,看再現與抽象之外的可能性

4、如何認識道統,以及文化道統與當代的關係

5、面對世界看海峽兩岸當代藝術發展

座談主持人:劉永仁

座談來賓 :石晉華、石瑞仁、李足新、李思賢、李錫奇、張羽、莊普、曾長生、廖仁義、劉旭光、蔡昭儀、蕭瓊瑞、賴小秋(依姓氏筆劃排列)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