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路標——豐田藝術項目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2-25 17:15:3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出品人:姜汝祥 邱晨楓

總策展人:夏季風

策展人:孫建春 董冰峰

項目總監:殷建軍 陳竹

藝術總監:左靖

藝術家:崔潔、董文勝、費俊、韓磊、洪東祿、黃文海、蔣崇無、李暉、李青、齊佳銘、秦玉芬、史金淞、蘇文祥、譚思考、王魯炎、吳小軍、王亞強、于伯公、朱金石、鄭路

主辦: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 北京錫恩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展期:2010年1月16日至2月28日

地點: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

地址:中國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E06

展覽簡介

2010新年伊始,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將於1月隆重推出“亞洲路標——豐田藝術項目”。這是伊比利亞攜手北京錫恩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一次全新的嘗試。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改變著世界的秩序,全球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會在這次動蕩後重新調整秩序,形成新的格局,這對整個世界而言都是一次危機和機遇並存的變革。對於正在趨於一體化的亞洲經濟和文化也正在形成強烈的影響,尤其對於迅猛發展中的中國社會,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戰,或者,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亞洲的經濟一體化是對歐美控制市場的一種抗衡力量,雖然在正式的經濟、政治制度方面不如歐洲、北美完善,但是亞洲經濟的貿易、投資日益緊密,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成為其發展的原動力。整個東亞正處於“制度大轉變”的過程中,雖然日本、南韓和中國各處於不同的階段,但它們都在各自地進行著轉變。從文化角度説,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基本都是以歐美的現代化發展脈絡作為參照的範本來演變的,海外資本的介入也必然地影響了各國的文化價值判斷,即便是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日本也不例外。然而,以歐美現代性批評話語構建的價值體系作為評判的標準顯然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東方國家的文化訴求,亞洲各國通過模倣西方文明進程的現代化過程告一段落。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開始認真清理自己的國家遺産、整合新的社會結構下的社會心理,包括藝術,已經開始慢慢回歸到真正地關注自身,關注亞洲人內心的原點上來。重新確認多樣的亞洲文明並且進行解讀,期望建立新的話語體系以對應有差異的現代性。亞洲當代藝術正面臨著一個怎樣擺脫西方系統的模式而確立一個新的亞洲藝術形象的困境中。

中國的經濟現代性的進程和文化一樣,都到了一個需要進行結構調整的階段。和歐美社會不一樣,社會個體和企業的財富積累時間都相對要短的多,也迅猛的多。財富倫理並沒有能像財富積累那麼快速,形成了社會財富的心理斷層,中國的新貴們在迅速擁有財富的同時並沒有獲得社會和文化規定的責任和義務,財富締造者——企業的管理者們常處在利益和情感、公益和私益的矛盾中。整體社會機制內財富支配通道的阻隔使不少企業很難自上而下地建構出一個有共識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

從兩個方面看,我們都需要一個由經濟和文化共同建構的良好生態,民營資本和當代藝術之間需要一個橋梁來相互促進,本土的民營資本的參與可以幫助文化建立自身良好的市場生態和藝術話語的自我書寫。另一方面,文化可以幫助企業完成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的轉型,建立起相對人性的管理模式和企業精神。這次“豐田藝術計劃”正是基於這樣願望的一個活動,我們不妨把此次的計劃當成一個可能的範本,一個為建立企業和文化之間的通道而做出的努力。

此次展出的二十位藝術家包括崔潔、董文勝、費俊、韓磊、洪東祿、黃文海、蔣崇無、李暉、李青、齊佳銘、秦玉芬、史金淞、蘇文祥、譚思考、王魯炎、吳小軍、王亞強、于伯公、朱金石、鄭路,將帶來他們所創作的包括繪畫、雕塑、影像、裝置等作品。這是一次嘗試,或許也會是一次突破。

 

董文勝,小崢嶸,攝影,宣紙、綾,120×250cm,2009

Dong Wensheng,A Rock Rising from the Sea,Photography,Rice paper, damask silk,120×250cm,2009


 

 

費俊,李心路,屯裏的那點事兒……,互動裝置,三里屯展覽現場,2009

Fei Jun, Li Xinlu,All about the “Village”…,Interactive Installation,Exhibition view at San Li Tun Village,2009

 

1   2   3   4   5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