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紙兒、一塊板兒——劉煒個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2 15:29:3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劉煒 風景 67×86cm 紙本水彩連框 2009

 

展期:2009年9月10---10月15日

開幕:2009年9月10日 17:00

主辦:紅橋畫廊

地址:上海淮海西路570號A3-103

2009年9月10日至2009年10月15日,劉煒紙上作品展“一張紙兒,一塊板兒”將在上海紅橋畫廊展出。此次展覽集中了劉煒于2009年創作的系列紙上作品,其中包括版畫及綜合材料、紙上抽象、紙上油畫等,充分展示出劉煒對各種材料的控制力和創造力。劉煒以紙上作品創作的各種可能性,深刻探討了其在當代語境下的生命力,紙所包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在劉煒筆下有了嶄新的延續,劉煒與紙碰撞的結果也是傳統銜接當代的絕妙縮影。

紙之於劉煒,不在一朝一夕。中國當代藝術家很少有像他這樣,自始至終都和紙保持著一種長期的親密關係,那是超乎其繪畫媒介身份的,區別於傳統人文情懷的關係。劉煒之於紙,宛如天成般相契。他説,對於紙,我有一種親切感,很舒服,怎麼畫都行,沒有壓力。他在榮寶齋看到喜歡的紙本冊頁趕緊“搶”回家,他瞄上的手工紙哪怕尺寸不合適也要拼湊著用,然後就有了那麼多紙上作品,構成其創作中奇特而重要的一支。紙本中蘊含的關於自然與人文的訊息,穿越過千年時空,在當下和劉煒有了無形卻切實的勾連。

紙,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既是中國傳統繪畫最具標誌性的特徵,其本身也是中國繪畫的的最基本要素。紙憑藉其天然的材質、便捷的形態、研製的豐富性、書寫的不可預測性而成為中國傳統文人書畫的最佳選擇。它不僅作為一種繪畫用材被廣泛運用,其獨特的材質促成了繪畫技術的變化,由此影響至中國繪畫理論的構建,進而在中國哲學系統中指向某種形而上的意味。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指嚮往往直指傳統系統中倡導的最關乎人與自然、人與內心的精髓部分,因此可以説,紙在東方文化中包含的人文情感,是它在任何其他文化體系中所無法比擬的。

紙上作品自始至終都貫穿于劉煒的藝術生涯。在這次紅橋畫廊舉辦的紙上作品展中,劉煒更是在紙上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性創作。典型的中國畫是一張紙、幾筆墨,即便筆法變幻萬千,萬變終究不離其宗。劉煒做紙上,很有他自己的想法,鉛筆、水筆、蠟筆、鋼筆、水彩、水墨,各種材料都被用來試探紙的承載度,由此紙上作品在劉煒筆下出現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藝術效果。其實這些繪畫媒材在生活中皆是很常見的物事,劉煒創造性地將他們與紙聯繫在一起,其大膽和想像力構成了典型的劉煒風格。

劉煒是版畫專業出身,他做版畫既快且好,從不依靠任何助理,都是自己一手完成,本次展覽中劉煒將帶來一種全新的版畫體驗。他用一個板子印五至六張印稿,每張印稿因油墨的多少和印刷力度的不同而呈現一定的差異,再加之劉煒還以水墨介入版畫,用稀釋的水墨刷在印稿之上,從而形成黑白灰多層次的極其豐富的色彩感。之後劉煒將以印稿為基礎進行再創作,使得幾張同版印稿在似與不似之間增添了微妙的趣味。此外,劉煒還保留了原始的板,在上面添加更多的繪畫筆觸,使得版畫製作中的原料本身也成為藝術作品。更有意思的是,在做版畫的過程中劉煒從黑白色彩中得到靈感,以純繪畫方式模擬版畫效果,其奇思妙想尤為驚人。

本次個展中劉煒還初次嘗試了抽象畫,鉛筆勾畫出驚人而繁複的筆觸。大面積的繪畫和細微的筆觸形成巨大的張力,表達了藝術家內心的另一層體驗。另有靜物寫生,被畫在幾張手工紙上再拼湊到一起,整體和局部的割裂又産生戲劇性效果。劉煒有意戲倣塞尚的寫生,還戲劇性地給每一個水果標上數字,就像他最喜愛的桌球一樣,讓人看了在忍俊不禁之際,發覺劉煒以其獨特的中國式解讀無形地消解了以塞尚為代表的西方經典傳統。

劉煒的創作無定式、無規矩,一切憑心而來,他以一種作為藝術家純天然的直覺實踐自己的藝術,而他的直覺來自於他真實的生活體驗,因此他的藝術也是真實的、可信的。他不以任何一種地域或流派模式來定義自我,打破一切界限,戲倣也罷,解構也罷,只要能為我所用的全部拿來。他所追求的那種超越東西文化的天然之美使得兩種藝術風格趨向於渾然一體,並且達到形式與內核的統一,這種雙跨最終釀出了劉煒式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劉煒的創造力賦予了紙上作品更多鮮活的生命力,由此必將引起紙上作品在當代的再思考。

 

 
劉煒 風景 木板上鉛筆 37×46cm 2009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