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歌詩坦:讓作品成為一面鏡子

時間:2017-05-12 | 片長: | 來源:藝術中國

視頻>專訪>


2017年4月22日下午,以色列國寶級藝術家大衛·歌詩坦(David Gerstein)在中國的首次大型美術館個展《層像 Layers》在北京今日美術館3號館1、2層開幕,展覽展出了藝術家10年來創作的近百件剪切式金屬墻面雕塑。藝術家大衛·歌詩坦(David Gerstein)、以色列駐華大使何澤偉(Ziv Heifetz)、策展人陸昂女士、執行策展人夏詩源和張慧女士、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展覽主題“層像”(Layers)是對藝術家多層剪切式雕塑藝術的解讀,也是他不同階段的藝術探索歷程的象徵,展覽追尋其藝術語言的形成軌跡,呈現出其最具特色的剪切藝術,揭示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與藝術哲學。

1970年代,大衛·歌詩坦(David Gerstein)開始進行各種藝術創作摸索。他早期以現實主義風格的具象派繪畫得到了評論界和藝術界的讚譽。進入80年代後,大衛·歌詩坦(David Gerstein)逐漸由繪畫轉向雕塑,開始嘗試突破二維畫作與三維雕塑的界限,摸索出獨具個人特色的「剪切式雕塑」。他的剪切式雕塑風格首先在紐約獲得巨大成功,隨後1987年以色列博物館邀請他舉辦首次大型個展,從此“歌詩坦剪切式雕塑”開始令國際藝術界矚目。

剪切式(cut-out)雕塑不同於傳統雕塑,它通過鐳射切割金屬板,雕刻出不同的主題形象,再用顏料在金屬板上繪製上色,並通過重新組裝,令不同平面的繪畫彼此垂直交錯,在縱深的空間中錯落重疊,産生立體的層次感。這種形式在繪畫與雕塑間找到平衡點,既保留了畫家對色彩和紋理質感的需求,又保有作品的空間深度,賦予對象以雕塑的特質。因為其作品的獨特形式,大衛·歌詩坦本人稱自己為“闖入雕塑領域的繪畫家”。

他的剪切式雕塑作品以鮮活的色彩、誇張的形狀和活潑的筆觸展現了波普藝術感的自由和歡欣,反映了美國藝術風潮對他藝術風格的影響。他始終堅持具象藝術的表現形式,作品題材大多取自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如蝴蝶、鮮花、自行車、運動、都市等。

大衛·歌詩坦(David Gerstein)不斷通過通俗易懂的藝術主題和表現形式,探索藝術與大眾、藝術與流行之間的關係,並在世界各地創作大型公共雕塑,表達出他對「藝術面向大眾」的藝術追求。目前,大衛·歌詩坦(David Gerstein)在全球舉辦了超過120場個展,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約60家畫廊代理展示他了的作品,其藝術作品和公共雕塑遍及歐洲、北美和南美,近年來更在亞洲掀起“大衛·歌詩坦藝術熱潮”,其中以新加坡最高的戶外雕塑《動量》(Momentum)最廣為人知。

據悉,展覽時間將持續至5月16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