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山:“文化小康”喚文化管理人才

時間:2015-03-04 | 片長:吳為山:“文化小康”喚文化管理人才 | 來源:藝術中國

吳為山委員

 

剛剛過去的2014年,中國這塊土地上精彩不斷。一切都在堅定而平穩地進步,一步步走近幾代人共盼的“全面小康”.

2015年是個令人更為期待的年份。于我而言,最關注的莫過於一個問題:如何在“全面小康”進程中真正實現“文化小康”,讓物質上富裕起來的人們更好地享受文化、舒展精神?求解這個問題,涉及面極廣,答案很多,我想僅從“人”的方面談一點見聞與心聲。

要讓文化陽光普惠全民,離不開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一個基本事實擺在眼前:近年來,我國文化民生改善幅度很大。放眼全國城鄉,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與百姓“比鄰而居”,鄉鎮都有了規範化配置的文化活動站。僅公立美術館,全國就有350多家;非畫廊類的民營美術館也有六七百家。一種文化熏染無處不在的生活不再是空想。然而,有了這些場館設施之後,我們還缺些什麼呢?

近一段時間,我陸續到全國各地開展文化調研,感受頗多。例如廣東某地級市,經濟發達,文化設施建設也很高端:僅造型現代、空間充足、設施完備的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就有好幾處。但每天參觀人數有多少呢?一位美術館負責人告訴我,基本上徘徊在二三十人左右。

這不是個案,而是很多文化場館共有的疼痛。原因何在?或許可以找出很多--沒有好的展覽、好的宣傳、合理的時間檔期安排、充分的文化特色體現,換言之,管理能力、策展能力、展品收集能力、宣傳推介能力等均顯不足。

歸結起來,離不開一點:缺乏高素質文化管理人才。

文化場館是否具備足夠的吸引力,不只取決於藏品品質。能否做好對整個場館收藏、展陳、公共活動、藝術教育的整體設計與通盤組織?能否巧妙而充分地將地方特色寓于展覽之中?是否對當地居民文化藝術趣味有總體了解與判斷?是否具備與各類媒體良好溝通、進行有效傳播的能力?眾多難題,考驗著這些“文化陣地”上的勞作者、守護者。如果其素質不夠,能力欠缺,就難免陷入“有場館無觀眾”,甚至文化陣地流失的尷尬。

解決這個問題,時不我待。我期待,借“文化小康”逐漸強勁的春風,合理運用綜合性高校、專業院校、各級各類文化幹部學校的力量,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互補充,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採用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教學模式,培養更多優秀適用的公共文化管理人才--一批擁有跨學科背景、素質綜合,既懂文化藝術又擅于公共管理的綜合性新型人才。相信他們堅強挺立之日,便是我國公共文化事業更加興盛、人民文化生活更加富足之時。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