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凱:老一輩藝術家紀念館亟需得到保護

時間:2011-02-25 | 片長:00:12:31 | 來源:藝術中國

專訪>2014全國兩會文藝界代表提案>

2011年“兩會”前夕,藝術中國對藝術界“兩會”代表所關心的問題進行採訪。2月25日,藝術中國來到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辦公室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進行採訪。

在文化藝術界的潘公凱院長已經是連續三屆作為全國政協代表“上會”。關於今年的提案,潘院長把目光投向了對近現代文化遺産的保護。他表示據他所知,很多過世的傑出藝術家由後人向家鄉捐贈了其藝術作品,當地政府出資修建了紀念館,成為紀念這些傑出人物的永久場所。但在建成之後卻沒人繼續負責。這些紀念館有的屬於文化局,有的屬於市政府,有的竟然屬於園林局,從屬關係的混亂導致管理難度很大。往往是一個館內只有一名或幾名不了解所藏物品價值的人在進行管理。

這些藝術家往往是對民族文化藝術作出巨大貢獻的傑出人物,他們的作品不僅在市場價值上在學術價值上也極為珍貴,其文獻和檔案也是極為珍貴的文化史料,堪稱為文化遺産。但是在其家鄉當地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價值,紀念館需要的運轉經費、專業人員以及場館的保護都極為缺乏。如果不加以重視將導致這一批珍貴的藝術作品及研究近現代文化的重要史料遭受破壞甚至散佚消失。

潘公凱代表希望自己的呼籲能引起文化部等相關部門的關注,並將這一些傑出藝術家的紀念館進行統一管理,以防止留下珍貴材料破壞散佚的嘆息。(記者/許柏成)

2月25日,藝術中國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進行採訪

 

【專題】 2011兩會藝術界代表系列訪談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