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二:不願吃苦更加自主
美國《紐約時報》題為《中國工廠正在爭搶體力勞工》的文章稱,吃苦是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但對中國的年輕勞工來説,這已不是一個光榮的標誌。28歲年輕人張金方(音譯)高中畢業後輾轉于多個工廠,“有時我幹了幾個星期就辭了,因為工作太辛苦或太無聊。錢很重要,生活得輕鬆也很重要”。向晴(音譯)是一個紡織工廠的招聘人員,她的工廠需要2700人,現在缺少700個。她説:“現在越來越難找到‘愛廠如家’的人了。年輕人嬌生慣養,毫無耐心。”
勞工自我意識增長的一個因素是教育水準的提高。去年,約840萬人從高中畢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雄心勃勃,非常樂觀,更有權利意識。另外,他們熟練使用高科技,如手機、E-mail和網路聊天工具,與其他工廠的同行聯繫緊密。“奮起反抗不公正待遇時,他們沒那麼擔心會挑戰權威了”,一位中國勞工專家説。
在一家鎖廠工作的梁小姐説:“我們的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管婚姻有多難,仍然堅持。我們不一樣,無論是一個糟糕的婚姻還是一份壞工作,如果討厭,我們就走人。”
近日,隨著中國出口拉動型經濟的重新復蘇,諸如廣東中山等地方的力量平衡改變了——僱主們開始爭搶勞工。很多工廠在短缺15%-20%的勞工的情況下開工,老闆們開著“寶馬”、“大奔”滿街轉,到處雇人。
勞工荒揭示出一個現實:由於計劃生育政策,16-24歲勞工的供給已達頂峰,接下來的12年內將下跌三分之一。另一個現實是,這一批年輕的中國工人成長于一個期望值與日俱增的國家,不再願意像盡忠職守的機器人那樣,拿著低薪幹重活。
專門研究中國2300萬移民勞工的清華大學社會學家郭玉華説,新一代流動工人受教育程度較高,會上網,嚮往城市生活,“不想再回去當農民”。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説,他建議工廠老闆們提高工資,對員工更人性化,多聽聽他們的抱怨。“年輕一代與父母的思想不一樣了,他們被家庭保護得很好,不想吃苦。”
特點三:傾向在國內發展
德國之聲題為《中國人不喜歡去海外工作》的文章寫道,中國正積極鼓勵其企業集團到海外擴張,但這項努力正面臨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因為很多管理人才不願到海外工作。德國《金融時報》分析了這一現象。
以中國留學生梁水英(音)為例,她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大學攻讀市場行銷,還在寫畢業論文時就得到該市一家公司提供的工作。可梁水英拒絕了。她説,雖然希望畢業後在跨國公司工作,但也希望離家近一些。因此她寧願在12月份畢業後儘快返回家鄉廣州找工作。
該報稱:“偏愛家鄉的梁水英並非個別現象。中國各集團公司都在抱怨説,找不到願意去國外生活和工作幾年的員工。這種狀況給公司向海外擴張帶來困難。一方面中國的企業集團難以用本國人員填補國外分公司的人員空缺,並在當地傳播公司文化;另一方面,中國的總部也缺乏具有外國市場經驗的僱員。”
華為公司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西方經理説:那些即便因為工作離開中國的僱員,也總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裏。他最近去了華為在印度的分公司,發現那裏的中國同事幾乎沒人去過新德里,而分公司離新德里不過50公里。這名經理説:他的同事們不會自願要求去國外工作,除非感到對前程發展絕對必要。通常他們會把妻兒留在中國。自己在外國勤奮工作,目標就是儘快期滿回國。他承認,缺乏與當地的文化交流一再給公司帶來困難。華為還是中國在海外成功的典範。
香港大學國際經濟關係學教授許德音(音)説:“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的畢業生根本就不感興趣在外國發展。恰恰是最有才華的人才覺得最好的發展機會在國內。”
《金融時報》寫道:“中國公司在海外的收購越來越多……但企業集團的最大份額依然集中于國內市場……中國政府期待企業國際化,多年前就提出‘走出去’的口號。”該報引述許德音的話,“我們沒看到太多成功例子,這不是缺乏資金的問題。”他認為,人事政策至少是個關鍵因素,國內的良好發展機會,(密切的)家庭聯繫及對其他文化缺乏興趣的綜合因素,是人們不喜歡去國外發展的主要原因。